

一般而言,除非私家花园,果树是很少作为观赏性树种,种植在大庭广众之公共场所的。此等惯例几乎已成为约定俗成之常识。
不过,也有例外。
记得1985年夏客串柏林旅行团全程陪同之旅的情景。在西安周边途径咸阳,车在城市主干道行进,只见马路两旁行道树全是清一色的果树。树上挂满了生梨啊苹果啊,煞是好看。满车的欧洲游客无不摇头晃脑、啧啧称奇。须知这些人可非等闲之辈,个个均是周游世界的老资格驴友。估计,这样的景致国外亦不多见。着实令俺大大地得意了一回。全程20多天大大小小事情不断,亦有数篇记述文字见诸报端,唯此印象最为深刻,数十年来始终记忆犹新。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来走南闯北,到过全国不少地方,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咸阳这样的胜景。20多年过去了,不知咸阳的行道果树情况现在如何?
随着改革开放,园林绿化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生活水平程度也越来越有提高。看来,果树进入街头巷尾,进入百姓的视线,时机业已成熟。
这不,去年我就发现附近的开放式公园里,硕大的生梨挂满枝头。目前这一景象已初步显现,只是生梨个头还不太大;今年我又在另一家小公园拍到满树的杨梅,大概正值成熟季节吧,杨梅已经个大色红了。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我在想:是啊,饱了口福的人们,是不是还有大饱眼福之欲望?答案是肯定的。此其一;另外,有时候看的欲望甚至比吃的欲望还要强烈。还别不信,老人们和病人们就是如此。连吃水果的能耐都没有的老人病人,也就只能“望梅止渴”罢了。对于特殊人群来说,看看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啊!此其二;再则,谁没个三长两短?这些公益性果树的存在,亦可为一时尴尬犯难之人,提供一解燃眉之急之较为体面的途径。此其三;还有,长满果实的果树,不仅可作为自然界动物朋友们的栖息之所,也可作为它们的“天然粮仓”。此其四。——好处不胜枚举。
为果树成为观赏树种进入公园以及作为行道树叫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