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真是飞快,张乐平故居是2016年一次散步(见《那日散步有收获》)时偶然发现的,至今快6年了。
那天会换一条路线散步,是由于久雨终晴,心情不错,乘兴而去。在散步中居然意外看到张乐平故居、中国福利会、聂耳音乐广场这样三个地方。真是喜出望外。
那天散步的路线,其中一段是这样的:吴兴路—淮海中路—湖南路—高邮路—复兴西路—武康路—五原路—乌鲁木齐路—衡山路。看看似乎路名不少,但由于每条路走的都只是其中的一小段,全部加起来也并不长,其实并没走多少路。所有这些路,以前都走过,有的还经常走。只是,自从有了地铁,交通基本上都转入地下,地面上走得确实少了许多。要不是散步,平时确实很少会到这些地方去。
当时,张乐平故居还在装修,尚未开放。后来虽得知当年底正式对外开放,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结果一拖至今。究其原因,自然主要是惰性使然了。当然,另外也与安排有关。毕竟时间宝贵,一切都得讲效益,外出游玩亦不例外,也须考虑“少投入多产出”。譬如,一般天气好有阳光的日子通常不会安排室内参观;又譬如,安排好自己的“一带一路",尽可能一举数得,多多益善。
张乐平故居的底层是张乐平生平资料陈列室,二楼起居室展示基本保持原状的张乐平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环境。看来,张乐平生前的生活状态相对来说还是很简单的,即便是赖以为生的绘画工具都简简单单寥寥无几。特别是与后来参观的柯灵故居相比较,这样的感觉便更加深刻了。不过,漫画家的居住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花园洋房,独门独户,环境僻静。
作为创作《三毛流浪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漫画大师,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张乐平还有个已故著名台湾流浪作家三毛这样的义女,却鲜为人知。特别是,亲眼看到张乐平为义女三毛安排的房间(台湾三毛曾于1989年4月在这里居住过)和与三毛的合影,实在是觉得格外亲切和感动。仅此一项,即不虚此行张乐平故居。是不是?

张乐平故居弄堂口的标牌。

五原路288弄,张乐平故居弄堂口。

这是一条干干净净的笔直弄堂。

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男女老少都有。其中,长者还不少。

在张乐平故居的花园里,有一尊三毛雕塑。

张乐平故居的围墙是高高的竹篱笆。以前老上海花园洋房不少都是如此格局。

游客服务中心。

张乐平雕像。

张乐平在抗日宣传队使用过的煤油炉和军用水壶。

一层基本全是展室。

张乐平的素描速写和彩墨漫画。

张乐平使用过的绘画工具。

张乐平在创作以三毛为主人公的宣传画。

照片中的张乐平。
珍贵的历史照片:
张乐平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
张乐平家的书房兼客厅。
张乐平简陋的工作台。
钢琴、电话、花瓶。

张乐平家的卧室。
张乐平家的梳妆台。
张乐平为义女台湾流浪作家三毛安排的房间:

上一图:张乐平与台湾义女三毛合影;下二图:
义女三毛在张乐平家住的房间(
1989年4月曾在此居住过)。
作为《三毛流浪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漫画大师,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张乐平还有个已故著名台湾流浪作家三毛这样的义女,却鲜有人知。特别是,亲眼看到张乐平家为义女三毛安排的房间(台湾三毛曾于1989年4月在这里居住过),实在是觉得格外亲切和感动。

张乐平家过道还有这么一个竹匾。

参观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