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合国馆的会议厅。
昨天是我第六次去世博会。这样,我的第一轮白天参观,到此告基本一段落。第二轮参观是再去几个夜场。等九月份学生开学后,再开始第三轮参观。
参观世博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以前的观博攻略大多已成了昨日黄花。反倒是我的土办法管用:1,一进世博园就直奔一个自己想看的国家馆。然后,就只看少排队的场馆;2,每次只局限在一个区域活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和保存体力,效率最高。事实证明,这些办法虽然土,却屡试不爽。每次均有所斩获。
昨天,我就在B片区参观了不少馆:澳大利亚馆、菲律宾馆、文莱馆、柬埔寨馆、新西兰馆、马来西亚馆、太平洋联合馆,以及联合国馆、国际组织联合馆、世博会主题馆、国际信息发展网管馆、世界贸易中心协会馆等。还观看了一些露天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联合馆和国际组织联合馆包括了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展区,还是观博盖章族的好去处。
昨天拍了近300张照片,4块电池板还不够用(这还是在闪光灯基本不用的前提下),不然肯定更多。基于篇幅,今天不得不有所保留,待明天放在《世博采风之七》里与大家见面。
好了,马上上片,有的观感就结合在解说词里介绍,一举两得。
油画版“小白菜”:
2,油画版“小白菜”。




3,园外多排队,园内少排队。还可看到自己想去的热门馆。



4,澳大利亚馆的展品、商店和工作人员。


5,菲律宾馆的古乐器、餐厅和工作人员。

6,泰国馆外的中国龙。

7,文莱馆的展品和工作人员。



8,柬埔寨馆的展品。

9,新西兰馆的部分展品在馆外现场制作。


10,新西兰馆的工作人员和参观者。

11,有的旅游团导游干脆在馆外等候。
12,马来西亚馆的工作人员。
13,马来西亚特有的娘惹文化。参见本人博文:《“巴巴”和“娘惹”代表什么?》(2009-08-11
09:51)。

14,马来西亚馆一角。
15,马来西亚馆外的演出。


16,马来西亚馆演员与观众合影。
17,世博园里的观光车。





18,太平洋联合馆各馆的工作人员。


19,太平洋联合馆各馆的部分展品。
20,在联合国馆还可以拍到这样的合影。
21,国际组织馆内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国旗。

22,城市地球馆的无污染节能汽车。



23,露天文娱演出——系虹口区文艺团体组织。


24,演出现场的观众。

25,工作一天的“小白菜”们在总结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