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世博会那“温度计”大烟囱吗?今天的故事就从这里说起。
想当年,十二次参观世博会(见《观博日记:第十二天【补记】》),浦东浦西世博会园区都转过,居然还是遗漏了不少场馆。此番参观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系原世博会城市未来馆,也在此列。日前,重游南浦大桥月季花苑(见《得天独厚的南浦大桥滨江月季花园》后,七转八转竟转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真是始料未及,恐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吧,也算是多多少少弥补了当年一个小小的缺憾。
这天看到,博物馆在展览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瑞士摄影师埃莱娜·比奈和香港画家陈福善。不过抱歉,今天不介绍他们,今天祗介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本身。
当初,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中华艺术宫一样,是世博会之后应运而生的上海两大重要文化项目。——原世博会中国馆顺理成章地华丽转身为中华艺术宫,而原世博会城市未来馆(昔日的南市发电厂)亦摇身一变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没有想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竟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她的成立,名正言顺地填补了国内一个空白。现在,该馆已成为集当代艺术展览、收藏、研究、体验、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志性城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
目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四万多平方米,拥有空间高度、面积大小不一,适合各种展览的大小展厅十二个,以及图书馆、报告厅、研究室等功能性设施,业已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国际性的视觉文化交流的重任,为国内外优秀当代艺术作品提供优越的展示环境,为中外艺术交流提供良好的氛围条件。
通过各领域当代艺术的集中展示,实现当代艺术与设计、文学、电影等领域的兼容并蓄,将当代艺术博物馆打造成为一个跨媒介、跨学科的艺术综合交流平台,成为上海艺术和创意的激发器。通过汇集国内外当代艺术的优秀成果,丰富和拓展公众的文化视野,培育青少年创新意识的自觉性和能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源头活水,为上海成为中国和世界当代艺术传播、交流、展示与合作的中心之一典定坚实的基础。
尽管同为重大文化项目,然而在气势、规模和条件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显然是无法与中华艺术宫相提并论的。不过,前者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看得到的就有四个:其一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前有一大广场,面积十分可观,气势不凡;其二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还有一个同样硕大无比的屋顶花园,系一具有东、南、西三个维度的理想观景平台;其三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离黄浦江近在咫尺,美丽的江景亦是其一笔重大无形资产;其四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还拥有一个201米高的大烟囱(世界最高“温度计”、世博和谐塔),是与中国馆一起成为世博会最为著名、最具人气的标志性建筑。
与陆家嘴“三剑客”、南浦大桥同框的原世博会“温度计”大烟囱。
201米高的大烟囱(世界最高“温度计”、世博和谐塔),是与中国馆一起成为世博会最为著名、最具人气的标志性建筑。现已成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不可多得的地标。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前有一大广场,面积十分可观,气势不凡。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售票处。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门厅。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二楼展厅。
母亲河黄浦江近在咫尺,美丽的江景亦是其一笔无与伦比的无形资产。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还有一个同样硕大无比的屋顶花园,系一具有东、南、西三个维度的理想观景平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