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拍了花,也顺便胡诌几句吧。
     
 自古以来, 人分三六九等,其实花也一样。有的花身价百倍,有的花名不见经传。一些花因种种原因,始终进不了人们的视线,更不登大雅之堂。 泡桐花便是其中之一,以至于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
 
   
 一般而言,花卉地位的高下,历来是由文人墨客定夺的。殊不知,诗书画也是话语权啊,社会往往会人云亦云地被左右了。
 
   
 而文人墨客的喜好,看来主要还是以外形先入为主的。天生丽质、颜值高的花卉,自然容易入文人墨客的法眼,得其青睐。那些“傻大黑粗”的花卉,名落孙山无可奈何。所幸,历来大凡被文人墨客所肯定的花卉,倒也确有道理,名副其实,出入不大。祗不过,百花园中是否有被疏漏之花,此就难说了。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文人墨客不是科技工作者,岂会调查研究得完全透彻。同一花卉也有不同的品种造型,“一方水土养一方花”,平时所谓“傻大黑粗”的花卉,在气候、水土的变化中,也会有特殊变异情况出现。比如,此番看到的泡桐花,是不是就出落得有些与众不同?即便连花带叶一同入画,好像也并不煞风景。更何况,自从有了摄影这一技术手段,赏花观花早已变得不可同日而语了。在光影的作用下,可定格出一幅幅肉眼难以领略的奇妙画面效果图。眼前的泡桐花,是否与我们原先印象中的泡桐花,大有改观?
 
   
 这样看来,“天生我材必有用”似也适用于花卉。 改成“天生此花必有容”如何?
     
 真可谓:    
 
     
     
  不登大雅泡桐花,
     
   
    尔等唱罢她出场。
     
   
    天生此花必有容,  
     
   
    叨陪末座百花园。
       平心而论,泡桐树对于人类贡献不小,口碑是非常不错的。泡桐树浑身是宝:泡桐花可入药,泡桐果可榨油(桐油),泡桐木是制作家具的上等材料。人民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就是带领兰考人民广种泡桐,治理了“三害”改变了面貌。泡桐花应该是深得人心,有广泛群众基础的。
      
还是头一回拍摄泡桐花,感觉出乎意料之外,令人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
     
 泡桐花如此,诸如百姓喜闻乐见的榆树花、槐树花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