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薰衣草虽没找到,广富林却看得津津有味。将以前没看到的全看到了。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见《重访广富林有新发现【1-4】》)。
离开广富林,虽天气不好,可天色尚早,于是一不做二不休,顺便去了同是松江区的泰晤士小镇。心想,这样的雨雾天气,说不定反倒是更能体现原先的英伦风情,也未可知。君可记得,以前曾看过的英国电影《雾都孤儿》?
上海房地产界,类似这样模仿欧陆风情的楼盘,还有几个,比如宝山区罗店镇的美兰湖北欧风情小镇(见《夏日美兰湖》)、浦东高桥镇的高桥荷兰风情小镇等,都是属于市政府“一城九镇”总体规划内容范畴。
泰晤士小镇2005年就竣工了,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前往游览,个中原因不说也罢。窃以为,大凡新的东西务必经过岁月的腌渍,才会有味道。就如文物耐把玩一样,除了历史看的就是其包浆。新建筑须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最好本身也长出青苔才好呢。非有十年八年的时间不成,且多多益善。这也是最近几年迟迟不去新落成的莘庄梅园的初衷。不过,类似上海中心、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等场馆,却又另当别论。这些地方,看的主要不是建筑物本身,而是上海滩的市容市貌和世博会的历史沿革。必当先睹为快。
据查,该泰晤士小镇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大小适中,与美兰湖北欧风情小镇、高桥荷兰风情小镇,在规模上大体相仿。
不知,是否与天气欠佳有关,一圈转下来,总感觉人气不旺。除了拍摄婚纱照和时装照的,基本没有其他游人。这与上回美兰湖之行,似有“异曲同工之妙”。下回再去高桥荷兰风情小镇转转,看看情况是否有所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