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庙也不知第几次来了,不过由于间隔时间较长,加之记忆力差,印象早已几乎荡然无存。所以,温故才能知新,常看才能常新。说的一点不错。不过,总的感觉似此回最好。基本回归到一座孔庙应该有的气氛与面貌。
当年,文庙给人的感觉似有点杂乱无章,不伦不类。记得,那时这里还兼具书刊批发市场和旧书市场这两个功能。到处乱哄哄的,原先孔庙应有的庄严肃穆气氛丧失殆尽。现在好了,上述两个市场都迁走了。数年前,政府另外择址(就在文庙一侧不远处),给新建了一座类似文庙风格的院落,专门安置书刊批发和旧书这两个市场。原来的脏乱差不见了,所到之处,氛围庄严肃穆,厅堂窗明几净,庭院整洁无比。令人感到这才是孔庙应该有的高雅环境。
上海文庙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一座祭祀中国杰出思想家、儒学文化创始人孔子的庙学合一的古建筑群,是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圣地。上海文庙建筑群布局严谨,气势恢宏,极具民族特色。有两条纵轴线贯穿其间:一条是从灵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到崇圣祠,这是文庙的祭祀;另一条是从学门、仪门、明伦堂到尊经阁,这是学宫线。文庙也称学宫,是古代上海的最高学府。文庙的东园内,还有儒学署、魁星阁、天光云影池连成一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绿树掩映,具有浓厚的江南园林风格。
作为国人,对于孔子庙的点点滴滴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这里仅随便说说。
孔子庙有多种称谓,除了孔庙(比如嘉定孔庙)外,还有叫文庙(比如上海文庙)、学宫(比如崇明学宫)、夫子庙(比如南京夫子庙)的。另外,还有称作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和文宣王庙的。当然,还是以直接叫孔庙(比如曲阜孔庙)的为最多最普遍。
孔子庙全国各地都有,上至京城下到乡镇,稍大一点的地方还远不止一两座。这是因为,孔子是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教化楷模,民间愿意建,官方自然乐见其成。
据查,目前国内大约还存有两千多座孔子庙吧。譬如,迄今为止,在上海仅知道的就有六处孔子庙之多。分别是:嘉定孔庙、上海文庙、崇明学宫、宝山孔庙大成殿、南汇孔庙大成殿,川沙文庙。是否还有其他不得而知,即便还有也不足为怪。
时至今日,这六处孔子庙,总算已到过其中的前四处(形成文字的,还记得有《崇明学宫与杏坛》、《边看边说孔子庙》)。只有南汇的孔庙大成殿和川沙文庙尚未到过。什么时候找机会,也去走一走看一看。



大成殿内外。

大成门。

大成殿前香火不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