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路“大公馆”(原来也有英文东湖宾馆标志)对外开放的信息,早就听说过。
可就一直没去看一看。原因不外乎这么两点:其一,“大公馆”开放虽可算一大新闻,但与其他安排比,分量似轻了点;其二,“大公馆”毕竟近在咫尺,啥时候不能去?于是便耽搁了下来。
近来黄梅天,时阴时雨捉摸不定,外出难以安排,于是才捡到一个空。
说起这一淮海中路与东湖路之间的三角形庭院,其周围都是高高的围墙,原来连名称也没有,长期以来一直是神神秘秘的。——说长期,是因为其位置就在笔者70年代曾经的工作单位对面,低头不见抬头见数十年;说神秘,是因为,在此以前确确实实从来没进去过,也不知道这高高的围墙里面究竟是干啥的。
那天“漫步小马路”,经由太原路、汾阳路自然而然便走到了这里。
现在,两侧的围墙都已拆除,连门也没有了,祗留下围墙柱和门柱,作为象征性的存在。成了一处完完全全的开放式公共绿地。里面的情况一目了然。看来,原来里面的东湖宾馆建筑部分,也从该庭院中剥离了出来,已与花园部分完全脱离干系,单独另立门户了。
现在的“大公馆”内,一条装饰性长廊,从正门到西门,弯弯曲曲贯穿整个绿地,长廊两侧则尽是花草树木。值得一提的是,“大公馆”有大小松鼠两只,不怕人,自由自在地在长廊地面活动。据该园林师傅说,松鼠原来就有,并非人工喂养。
从其他资料看到,这处花园洋房的产权归属与实际拥有,扑朔迷离,已有近百年的纠葛与故事。牵涉到的人事头绪纷繁。但是,千头万绪归根结底,还是须从法律层面进行裁判,最后的结论,还是归国家所有。现在,将其变成公共绿地,还之于民回馈社会,无疑是最好的选项。皆大欢喜,高明!
“大公馆”正门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