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召稼楼曾去过一回,还发过三篇博文,留下很深印象。回来后,仍似觉意犹未尽。此番单位组织活动,有人提议去召稼楼,正合吾意。于是,就有了10月14日的重访召稼楼之行。
这召稼楼,确实不错,不年不节的,人气照样旺。按说,召稼楼条件并不好:交通就不便利,离地铁八号线很远;另外,召稼楼又是一个基本重建的古镇。但却一点也不输朱家角、七宝等,那些已成气候的历史名镇。何也?
经过两次来召稼楼的耳闻目睹,也看出点端倪。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本地的历史文化挖掘得深挖掘得好。
除了召稼楼这个地名就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外,还专门恢复了一座文化历史公园——礼园(礼园本身也是文物)——在其内集中推出了当地独一无二的著名人物和史实:
你瞧——“没有叶宗行,就没有黄浦江,没有黄浦江,就没有大上海”——充分发掘了历史上当地“江南大禹”叶宗行的功德;
你瞧——将本地籍的上海城隍秦裕伯”也抬了出来,充分展示城隍文化;
你瞧——又将祖籍本镇的著名老电影艺术家秦怡请了出来,建起了秦怡艺术馆。
......
这次重逰召稼楼,尽管时间不长,从头至尾包括午餐,也不过三小时,由于是集体活动,连礼园也没时间和机会重逰,光在老街上转悠,置身于召稼楼的市井生活之中,看看这里的市面行情,看看这里的民俗风情。


人丁兴旺。

本地菜老八样。


游人中还有重庆来客。







母子同行。


红男绿女。


老两口。


桥上桥下。

两条老街隔岸相望。

老街长廊。

河畔风光。


瞬间人口密度。

临河人家。

礼耕桥头。



闺蜜同游。


老小同乐。










洋媳妇乐开了花。


午餐时间已过的店堂。


露天农贸市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