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一定年纪的人,一定不会不知道,旧上海最负盛名的一份报纸——上海申报。还记得,那个时候申报纸甚至成了报纸的代名词——通常人们会说“拿申报纸包一包”而非“拿报纸包一包”。
这样大名鼎鼎的报馆所在地,一般人恐怕都不会不知道。但即便如此,却从未见到过。汉口路常经过,就是不知道其就在解放日报社的斜对面。
此回在外滩周边扫街,才偶然发现上海申报馆这幢大楼,“申报馆”三字依然存在。
从外观看,这幢旧大楼,虽然只有四层楼面,却恐比一般六层楼还高,体量也不小,占据了十字路口整个东南角。
大着胆子往里闯,发现里面正在整修。
一层的大堂挺气派,正中还有几个粗大的柱子,面积也不小。沿着东南角的台阶上到二楼,是这幢建筑的中庭。说是中庭,实际上是个采光透气的天井。这样的大气的建筑格局现在已不太常见了。果不其然,二层以上原来的三层楼面居然已改造为标标准准的五层建筑。你说,它原来的层高有多高?
眼前,这幢老建筑,挑空五层高的中庭里还能透进阳光,顶面是玻璃钢天花板风雨无忧。这在大部分现代化写字楼建筑中都是做不到的。
现在,上海申报馆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单位。

上海申报馆旧址外貌。 门框上方“申报馆”三字依然存在。




申报馆门厅局部。

改造中的上海申报馆中庭(天井)局部。瞧瞧,二层以上已改为五层建筑。

废物利用——这一视觉设计由申报馆拆下的上百年历史旧木材构成。中庭上方是透明天花板架构。







上海申报馆内部装修工程现场。

挑空五六层高的中庭里还能透进阳光,这在大部分写字楼建筑中都是做不到的。



上海申报馆旧址侧影。

地铁二号线、十号线车站就在附近。


黄浦江、外滩近在咫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