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2013-02-23 08:57:36)
标签:

腊梅花

旅游

文化

分类: 光影漫议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实不相瞒,拍摄腊梅花至今,已经是第五回了。

    前三次均如实一一向大家汇报,而第四回却没有这么做。何也?原因是,拍出的作品仍然未有大的改观,自己也不好意思拿出来浪费别人的时间了。

    众所周知,光线是任何拍摄的第一要素。比较而言,拍摄腊梅花就更是如此了。

    这是由于,腊梅花花形实在太小,又因其位置往往在房前屋后的偏僻角落,常常还为其他树木所遮挡,再加之如果离拍摄者距离较远,拍摄便较为困难。如果光线又差,那就确实十分难以拍好了。

    前几次拍摄腊梅花就是如此情况。真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 
 
    尽管如此,倒仍并没有抱怨手头那两台普通卡片机(便携机)。既不能为自己的无能开脱,也不能将自己的无能嫁祸于人(机)。

    一则,窃以为,既然难以接纳单反(包括单电)的体积、重量,以及须频频更换镜头等弊端与麻烦(单反玩玩可以,旅游就不太适合了)。那么就只能在自己的普通设备上做文章了:充分挖掘便携机的潜能,将便携机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以度过等待理想大底便携机问世(目前,虽然已有一英寸传感器的几个品种,但均还不适合自己)的一段时日。

    二则,窃以为,使用专业机器拍的好固然值得高兴,使用普通机器拍得好显然更有价值。所以,开发便携机功能这样的尝试是值得和有吸引力的,因而开发便携机潜能的努力也就更令人期待。

    再者,窃以为,除了不讲究装备,就连拍摄操作过程,也应是无条件、常态化。——手持、自然光,无需借助三脚架和反光板等任何辅助设备。唯有如此,才真正是普通人自然的拍摄状态,才接近于旅游、采风的实战状态。

    这里的腊梅花照片,便是在一个普通冬日的阳光(而非闪光灯)下拍摄的。只是,花与镜头距离(并非微距)在可以接受的范围。看来,此番试验还是有所收获的。至少,比以前任何一次的拍摄都好上一些。其中,有一些片片,居然连腊梅花花瓣的纹路都拍摄清楚了,至少尚有些光影可鉴的味道。
 
     自然,艺无止境,不足之处显而易见。好在毕竟此乃便携机所为,亦就可以释然了。

    总之,症结找到,结果尚可,心中有谱,不虚此行。 ——归根究底,依然是光线和距离的问题。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何以一拍再拍腊梅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