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有许多品种。拍到的仅是其中的两种,一是灯笼状的,一是犬牙状的。上次拍到的大多是灯笼状的腊梅花,此番拍到的全是犬牙状的腊梅花。
两种腊梅花造型各有千秋,都很不错。只可惜两次都是阴天,还有雾霾,这个时候便携机的“短板”便原形毕露了,两次都扫兴而归。以后,准备换个太阳天去拍拍试试,看看是不是会好点?
由于实在不想用笨重的单反,连微单也不能接受,反正是须换镜头的一概不待见。俺就喜欢简简单单快快乐乐。便携机已经连着两个了,轻巧轻巧、广角长焦齐全、还有全手动,可就是一个德性,画质太差。平时,凭着自己凑合的摄技和审美观还能凑合,可一到关键时刻立马显原形。就盼着大底长焦便携一体机早日问世。也好改善改善片子的画质,让人看上去能舒服点。事实上,大底便携机也出了不少,各品牌都一些,可就是长短通吃的一体机其配置标准太低,还不入咱的法眼。
按理说,题材、技巧、器材本来都应该喜欢,因为每一项都有其各自的无穷乐趣所在。可就是器材的笨重、繁杂接受不了;其搭配、其维护、其保管等,都是问题;尤其那些体积大的玩意儿,实在不想扛。不过,此三者的轻重在心目中每人都有自己的排序,见仁见智。依我看来,似应是:题材第一,技巧第二,器材第三。当然,最理想的莫过于三者的完美结合。若无法兼顾,就只能按自己喜好和具体情况加以取舍。
啊,瞧瞧,扯远了,全是些题外话。
那么,明知便携机拍不好,何苦一次次地去瞎忙乎呢? ——主要还不是为腊梅花的精神所感召,总想好好的去赞美她。好吧,既然目前拍不好她,就只能借助笔墨再赞美她两句。
腊
梅 赞
都说红梅傲霜雪,其实并非如此。真正傲霜雪的是腊梅而非红梅。众所周知,腊月是最寒冷的月份。可此时却只见腊梅全无红梅的踪影,便是最好的明证。
腊梅花盛开于百花凋零的寒冬腊月,给满目萧瑟的世界带来难得的色彩和芬芳。可见,“知访寒梅过野塘”——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腊梅为寒梅,是十分确切。
况且,腊梅在百花丛中从来不显山露水。“为人处世”可谓十分低调。在公园、在民居,腊梅总是甘居人后,祗在房前屋后最不显眼的偏僻角落略占一席之地。腊梅的枝干也是那样的瘦瘦弱弱、稀稀拉拉——外形亦毫不拉风,全无与人争奇斗艳的心思。然而,在与严寒作抗争时,却又能傲霜斗雪,舍我其谁、当仁不让、孤军奋战、毫无惧色。显示出以弱凌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此为何等的高风亮节啊!
上天赋予腊梅花以金黄颜色,就是最好的奖赏——恰恰证明其品格精神的金贵呢!腊梅花确实也当得起这样的褒奖。
所以,在唱红梅赞的同时,似也不妨唱唱腊梅赞,以示公允。也对得起腊梅花的一番苦心。
腊梅精神值得赞扬、值得推崇、值得提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