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见中国馆

(2012-10-21 07:00:44)
标签:

中国馆

中华艺术宫

预约券

上海美术馆

世博会

分类: 记录上海

又见中国馆

当年的中国馆预约券

 

又见中国馆
当年的世博会参观券一


又见中国馆 当年的世博会参观券二

 

又见中国馆

中华艺术宫参观券

 


    想不到,两年后再次见到中国馆。不过,今天的中国馆已华丽转身为中华艺术宫了。

    10月9日在网上预定了中华艺术宫的参观券,当天下午去六个取票点之一的上海美术馆排队领了参观券。从家到地中华艺术宫,地铁有两条路:一是地铁7号线换8号线到中华艺术宫站一共5站路;二是地铁1号线换8号线到中华艺术宫站一共10站路。咱自然不能舍近求远了,只是回程时不一定。两年前参观中国馆时就如此,早已是熟门熟路了。

    中华艺术宫站就在原中国馆一侧。一出站就到了目的地——中华艺术宫(原中国馆),多方便!想当初,参观世博会,如果从耀华路入口进的话,走到中国馆差不多有一公里路呢。

    据说,此中华艺术宫站当年早就建好,原名为周家渡站。不过,一直没有正式使用过。大概是出于安全等诸多考虑吧。

    中华艺术宫站门入口(估计是侧门)已有人排队。中国馆四周有高高的景观墙围着,近拍只能拍建筑物的顶部;远拍必须离开队伍很远,回来就得排长队;高拍也不可能,周围的天桥已经封闭无法上去;而参观结束时人很疲劳,已经力不从心了。所以,当天就没能好好拍一下中国馆外景。

    按理说,内景总可以好好看看拍拍吧。然而也是事与愿违。

    因为是免费试开放,所以一共只开放4个层面:0米层的1楼2楼;33米层的8楼;41米层的10楼;49米层的12楼。 其实,就这4个层面大大小小的27个展厅,全部走下来也够人受的了。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即便走马看花,也得好几个小时。故只规定入馆的时间段,没有限定出馆的时间段。只要你有兴趣,可以一直在里面待到闭馆为止。

    说来令人难以相信。想当年,虽然曾经12次参观世博会,虽然几乎每次都拿到中国馆的预约券,但由于要看的馆实在太多,中国馆也只进过一次。况且,所待时间不长,而且注意力差不多全在参观内容上。所以,对于中国馆的印象也仅限于肤浅。

    此番参观中华艺术宫旧地重游,心想重新好好看一看我们的中国馆。可是,如前所述无论内外还是均难遂所愿啊。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中国馆毕竟太大,想看想拍,也很难顾得过来啊。

    看来,这个心愿也只能留待以后再说吧。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这两张照片其实并无内在关联。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阅览室,有成人的,也有儿童的。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亦上亦下。

又见中国馆

这里并非展厅。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参观入口处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大堂一侧的茶座。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名副其实的大堂。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中国红的视觉延伸之一。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中国红的视觉延伸之二。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别致的休息区。


又见中国馆
服务台。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通道。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馆内就餐点。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通道之二。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通道之三。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49米层(12楼)大厅。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又见中国馆

窗外的风景。

又见中国馆 中华艺术宫入口处。


又见中国馆

大堂总服务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