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穗旅途见闻

标签:
热岛效应避寒避暑经济舱美国航班硬卧 |
分类: 避寒南国 |
以往的南方之旅,均为避寒,近年来,连避暑也发展到南方来了。这是因为,其实南方的夏天并不如想象那么炎热。据当地人说,只要不直接在太阳底下,室内和树荫下还是比较凉快的。经过几次亲身体验,发现果然如此。比起热岛效应肆虐的上海(近日上海39度高温,这里只有33度左右),优势还不仅于此,只要避开特大型城市,南方的空气同样也相对会好一些。
这两年南下,都是坐的火车。选择不乘飞机而坐火车,是因为乘飞机总感觉比较紧张、拥挤,远不如坐火车来得轻松、宽敞。另外,火车的硬卧比飞机的经济舱打折票还便宜,何乐而不为?以后的动车、高铁票价如何,还不得而知。
不过,此番的火车晚点了3个多小时,这是所料未及的。当然,比起航班也常有延误的情况,也是半斤八两。据说,美国航班的延误程度,甚至比国内还有过之无不及。哈哈,不说这题外话了。
然而,晚点不晚点对于我等自助旅游者倒并无大碍。反而对旅途生活有更多体验。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乘坐的是沪穗线,而不是沪深线。两者的区别是:沪穗线路途短一些,沪深线路途长一些;沪穗线是慢车需18个多小时,沪深线是快车需15个多小时。线路基本上是相同的,恐怕是进入广东境内才分道扬镳。还有不同之处是,以前来回路上似不是冬天就是阴天。此次一路上却是丽日当空,光线十分明媚,特别有利于拍摄沿途风光。因此,也留下不少“车窗外的风景”。除了因车窗玻璃不干净的痕迹外,其他方面视觉效果还凑合。要不,怎么称其为“车窗外的风景”呢?
途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等6个省市,仔细观察各省市之间,虽不乏大同小异,多少也有差异。除了植被不同之外,比如同样是民居,有的是尖顶的,有的平顶的。另外,从车站建筑的规模、档次,亦可以看出不小的差别。
迄今为止,上海至广东尚无动车和高铁。沿途看见的轨道高架线估计便是为动车、高铁而铺设。线路日长夜大,一次比一次更具规模,有的地方已完全成型。相信不久的将来,一条新的高速大动脉将横贯于祖国的东西两翼——长三角和珠三角发达地区。最终组成“三纵三横”的铁路交通大架构。
车站一角
以下为“车窗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