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避寒均是打一抢换一个地方,往往是每年去南方的一个城市。近年避寒则集中在岭南珠三角一带。
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以往候鸟一族南方避寒所立足的老年度假公寓,由于客流冬热夏淡经营难以为继,陆续关门歇业。比如,我们原先下榻过的海南“蓝色老人休闲行宫”等一批老人避寒大本营,均无一幸免。这样,无疑就断了大家的避寒去处。
另一方面,南方也就这么几个省(州):海南(海口、三亚等)、广西(北海等)、福建(厦门等)、广东(珠三角)等,没有什么更多的选择了。而这些地方,比较而言,位于广东的岭南珠三角似乎更适合于避寒之旅。
首先,从气候方面讲,岭南珠三角气温适中。不似海南有时过分热,也不似福建有时还有点冷。其实,上述提到南国诸地,是避寒避暑两相宜的地方。夏天也不热,当地人都这么说:只要在室内或阴凉的地方,就不热。事实也是如此,后来我们便发展到夏天也去南方避暑了。这在本连载文字中也能体现,有好多篇就是记述夏天在那里的自助游;
其次,从交通方面讲,岭南珠三角交通便利。不似海南、广西航空班次少,铁路不能直达须中转等诸多不便;
另外,从习俗方面讲,岭南珠三角客家生活习俗与内地更为接近。比如,这里的“上海青”就是上海的矮脚菜等;
再则,从发展方面讲,岭南珠三角与长三角犹如姐妹花,各方面都极为相似。比如,城市管理等诸方面均较为规范;
最后,亦是最重要一点,无论租房避寒还是买房避寒,岭南珠三角一带的房租房价均较为低廉。
既然选定了岭南珠三角,那就随遇而安,连旅游也全部安排在岭南珠三角这一片。好在岭南珠三角地域广阔、人文荟萃。不要说有众多大城市可游览,即便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岭南小城镇亦同样大可一游。
比较而言,个人认为,时至今日,那些人游亦游、名闻遐迩之旅游胜地的吸引力反倒不如这些无名小镇。因为,前者的景点几乎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甚至产生视觉审美疲劳。而后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还是白纸一张。尤其是,岭南小镇完全有别于江南小镇和北方小镇,有着截然不同的别样风情,十分值得一游。比如,广东江门的开平碉楼就是非常独特的一大历史建筑景观。
本人的旅游,有着一些自己的土办法:
第一,自助游——跟随旅游团那是走马看花、蜻蜓点水,得到的只是浮光掠影,惟有自助游才能看深看透看仔细;
第二,独自一人——这样才能在时间景点安排上独断独行、随心所欲,有时候还可以发发呆。当然,因为老伴体弱,也只能一人独行。久而久之,就成为习惯;
第三,预做功课——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行程,这样才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虚度时光必有斩获;
第四,备足茶水食物——自有自方便,既能节省时间,又可保证饮食卫生安全;
第五,步行为主——这样才能看得真切,看到拍到意想不到景物;
第六,尽可能地捕捉记录影像和文字资料——回来整理成文,少则一篇多则数篇,通常至少会以博文形式发表。
一般而言一日一镇足也。而如虎门这样的历史名镇,就非一二次能够游得下来。目前,我已两度造访虎门,不仅参观了威远炮台和海战博物馆,还参观了鸦片战争博物馆和林则徐销烟池,以及沙角炮台。即便是这样,也还没能跑遍威远炮台和沙角炮台的所有炮位。何况,还有靖远炮台、镇远炮台、定洋炮台、蛇头湾炮台及山顶营等军事胜地,尚没能一一拜访。故日后恐还有三次四次重游虎门的计划。
此生来日无多,绝大部分旅游之地于我来说,也许都是最后一次涉足的机会了,这些岭南小镇更难例外。因此,每一地之造访大抵均是告别之旅。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开始实施小镇深度游计划的。为了实现这一计划,特地在当地物色了一处房产作为临时大本营。有了这样一个“后勤基地”,我的岭南小镇深度游,便无后顾之忧了。
时至今日,已五度前往当地(三冬二夏)。走过的小镇有:虎门镇、淸溪镇、桥头镇、樟木头镇、黄江镇、常平镇、塘厦镇、厚街镇、谢岗镇等九个镇。感觉非常不错,真可谓,收获良多,回味无穷。目前,所有这九个镇的游记图文,已撰写整理完毕30多篇博文作为《岭南城镇游》第一辑,只待刊发(其实,其中有好些篇以前已经提前试发,本打算不再重复,只将篇名附录于后。然感觉不便于网友连续浏览,故在作了一些修改补充后重新刊发。)
本文算是该连载游记文字的开场白吧。
明天刊发此辑连载的第一篇:《拜谒英雄城市——虎门》。如无特殊情况,连着两天发一篇,刊完为止。
活在当下,今天不知明天。以后如何自己也不知道,只能以后再说了。
以前已经刊发过的《岭南小镇自助游》博文如下:
厚街八角亭
2012-06-08 06:03[编辑]
观音山观鸽【原创】
2011-05-21 13:55[编辑] 更多
南国归来(6)——小城飞行广告【原…
2011-02-19 10:40[编辑]
观音山揽胜【原创】
2010-11-10 15:18[编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