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佘山远眺(此图系地铁9号线地面高架轻轨上所摄)
记得,多年前泰港游时,一香港导游曾不无挪喻地说:“香港有海又有山,上海有海没有山”。全团游客包括笔者在内,居然一时语塞,无人置疑反驳。
是的,香港是有山,但也不能说上海没有山啊。上海怎么说也有22座山(据已故学者玉津先生考证)。之所以造成此种错觉,问题恐怕出在上海和香港的面积上。香港总面积约1095平方公里,只及上海市的六分之一强。这样,一方面香港的山确实比上海多,一方面香港的面积又比上海小很多。因此,在感觉上,香港的山便显得多之又多,而上海几乎不见山的踪影。于是凭感觉就会想当然地说“香港有山,上海没有山”了。
其实,上海是有山的。而且,上海的山大都郁郁葱葱(据说有100多个景点),不像香港的山因为系山石结构,大抵光秃的居多。当然,上海的山从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算作丘陵,这也是事实。
上海山脉的分布以松江区为主。松江的别名 “云间” “华庭 ” “九峰
”,其中的九峰,就是说松江有九座山:小昆山、横山、机山、天马山、辰山、佘山、薛山、厍公山、凤凰山。其他区县还有青浦的北竿山,金山的大金山、小金山。崇明还有一座金鳌山,是宋代人工筑垒的(此段系“宽带山”skywood1文字)。
另外,顾名思义,宝山总也应该有山吧?
在上海的所有山中最有名的自然非佘山莫属。
清明前夕,去天马山给老父亲扫墓,归程顺便在佘山稍作停留,花一个多小时在佘山上转了一圈。
说来不怕笑话,以前尽管经常路过,却从未上过佘山。这是因为,上海周边有安徽的黄山,有浙江的莫干山、雁荡山、普陀山,南京的紫金山。总认为,佘山在家门口什么时候不能来,就这样反而被耽搁了。
佘山高97.2米,是上海陆地第二高峰(第一为天马山)。但实际是,广义上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涵盖了佘山附近所有的山(包括天马山)。不过游客平时所提到的,基本上是佘山东西两山,尤其是西佘山。
西佘山林木覆盖率非常高,除了各种乔木还有大片竹林,到处郁郁葱葱。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名副其实。西佘山上的建筑特点是中西合璧,天主教堂、天文台、修道院、地震台等中西建筑共处一山相映成趣。山上的众多景点也是中西杂处珠联璧合。
选择这里作为自助游目的地一定不虚此行。

佘山近景

去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正门的路口

其貌不扬的正门




佘山的中式建筑



佘山天文台










佘山天主教堂

佘山周边之鸟瞰


佘山的西式建筑

天主教三圣

教友门

佘山地震台
佘山回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