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金牌对我们很重要
(2009-09-07 08:54:26)
标签:
杂谈奥体中心恒源祥金不换东亚病夫 |
分类: 体坛走笔 |
昨天整个晚上,放弃了所有其他电视节目的选择,把目标牢牢锁定在直播《中国恒好光耀60年--恒源祥最具影响力的新中国体育人物》活动颁奖晚会的体育频道。这在我还是除春晚、奥运外破天荒第一次;由民间赞助地方单位发起举办的非官方颁奖晚会,安排在中国首都北京奥体中心,可见其分量之重、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举办方之一的上海文广传媒分别用体育、卫视等两个频道进行直播,也是通常绝无仅有的规格;本次评选的结果由网络投票、专家评选和媒体评选三种方式按不同权重比例产生产生,也足见广大人民群众的自发参与热情。。。。。。所有这一切,无不充分证明一点:小小的体育金牌对我们实在很重要。
这是因为,曾几何时我们被讥讽为“东亚病夫”;这是因为,多少年来我们与世界记录无缘;这是因为,自古至今体育从来都是衡量民族强衰成败的无形战场。
我们的体育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直到奥运金牌第一,力压美国、俄罗斯等世界体坛巨无霸。这是何等振奋民族精神的辉煌业绩啊!又是何等难能可贵而又来之不易啊!
对于有这样含金量的体育金牌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为过。在我这样的过来人心目中,它实实在在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古人已经替我们取了一个现成的说法,叫做“金不换”。我看不仅名副其实,而且恰如其分。
附录:
《中国恒好光耀60年--恒源祥最具影响力的新中国体育人物》活动颁奖晚会2009年9月6日晚在北京奥体中心举行。晚会上新中国60年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人物揭晓,许海峰、李宁、郎平、姚明、刘翔等60位体坛名人光荣当选:
50年代:陈镜开(举重)、郑凤荣(田径)、容国团(乒乓球)、穆祥雄(游泳)
60年代:王富洲(登山)、李富荣(乒乓球)、邱钟惠(乒乓球)、胡荣华(象棋)、汤仙虎(羽毛球)、年维泗(足球)
70年代:潘多(登山)、钱澄海(篮球)、容志行(足球)、汪嘉伟(排球)、邹振先(田径)
80年代:许海峰(射击)、郎平(排球)、李宁(体操)、孙晋芳(排球)、马艳红(体操)、栾菊杰(击剑)、朱建华(田径)、聂卫平(围棋)、蔡振华(乒乓球)、李玲蔚(羽毛球)、高敏(跳水)
90年代:王义夫(射击)、叶乔波(速滑)、伏明霞(跳水)、王军霞(田径)、熊倪(跳水)、庄泳(游泳)、谢军(国际象棋)、邓亚萍(乒乓球)、李永波(羽毛球)、黄玉斌(体操)、刘国梁(乒乓球)、孙雯(足球)、李小双(体操)
21世纪:杨扬(短道速滑)、陈中(跆拳道)、姚明(篮球)、刘翔(田径)、孙海平(田径)、陈忠和(排球)、罗雪娟(游泳)、王楠(乒乓球)、张怡宁(乒乓球)、申雪/赵宏博(花样滑冰)、丁俊晖(台球)、郑洁/晏紫(网球)、杨威(体操)、郭晶晶(跳水)、张宁(羽毛球)、孟关良/杨文军(皮划艇)、林丹(羽毛球)、刘春红(举重)、邹市明(拳击)、张娟娟(射箭)、殷剑(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