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遇上个德国二战老兵
(2009-08-19 13:28:46)
标签:
杂谈旅行支票日尔曼人宝丽来 |
分类: 译文诗作 |
1985年暑假,当时我还在某高校(XX大学前身)工作,当地国旅支社邀我客串过一回全程陪同(翻译),陪同一个西欧旅游团。期间发生过这么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德国人素以严谨求实著称,处世接物较为淡然。不过,团内有位长者却与众不同。每位客人都发有一枚中德(因国籍而异)友好纪念章,别的人戴了一两天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惟独此位老人天天别于胸前。对此,我颇有好感。
事有凑巧,一日在游罢浑源县悬空寺返回大同下榻宾馆时,他老先生给我闹了个不大不小的事故——他的一个随身小包不见了,护照、马克、旅行支票全在里边!经我分析判断,连夜陪他寻到车队,方完璧归赵。这下他是又要送我礼物又要请我去大堂酒吧喝酒。自然均被我一一谢绝。由此,他便主动与我搭上话头:先是告诉我他在慕尼黑开有一家小公司,郊外有座带泳池的别墅;继而又谈起自己是德国“人人为人人”慈善基金会成员,近年常向非洲捐款赈灾……
不料一天,他无意间竟透露出自己的身世——二战时当过兵到过苏联。吓,法西斯!我简直怀疑自己是否听错。见我面露难色,他赶忙声明那时他才17岁,不到两年德国就投降了。言下之意是想表白自己没有作什么孽或干坏事不多吧。
这么一来,心里总有了别扭,于是我便不时有意回避他,暗中对他却多了一份“关照”。然而令我吃惊的是,这一路上他的表现特别地好,有时好得似乎是在“学雷锋”:在甘肃炳灵寺、在青海湖等景点,别人都自顾自地或摄影留念或发思古之幽情,他却独自用自己的“宝丽来”相机,给一个个山里娃子、草原牧童拍一分钟快照,引来孩子们的一片欢笑;在顺流而下的长江客轮上,团内一些先生女士竟不顾斯文与他们的领队发生争执,他却主动让出自己面景的好铺位,为外籍领队多少也间接为我解了围;在最后一站上海,其他人都要求我去上海国旅分社替他们办理箱包受损证明,以便回国后好向旅游保险公司索赔,唯有他和领队没有这样做……
凭直觉,我敢说他这一切绝对不是在演戏.,他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我想,也许他早已忏悔,也许他是在赎罪,也许……但不管怎样,至少应该“重在表现”吧!故而,每每他“学一回雷锋”,我总报以赞许的目光以示鼓励。当20多天旅程结束,全体日尔曼人在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尚未建成)候机大厅入口处向我辞别时,我也一视同仁地与他握别并同样祝福他:“Alls gute!”(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