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今天如何看病?
(2009-06-13 09:42:46)
标签:
杂谈医患关系疑难杂症治愈率平均水准健康 |
分类: 闲话健康 |
首先想说明的是,本文的目标人群是平民百姓,涉及的也非大病、疑难杂症。如果不是,那就另当别论了。
现在的医患关系不太好也是事实。病家不甚满意,医家也有怨气。各方都心照不宣。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凭心而论,医务人员的总体素质还是普遍高于社会平均水准的。但是池子大了,亦难免鱼龙混杂。
本人便是目标人群之一员。鉴于眼下之局面,病家就既应有自知之明,也应留个心眼。
首先,没什么大毛病就尽量少去凑热闹。求人不如求己,所以一般的小毛小病我都是自己治的,效果也很不错(可参见博文《自病自得知小病土法治》等);
其次,不得已去医院看病,也不必抱太大希望,这样就不会太失望;
第三,也是本文比较主要的一点。在下认为,看医生不一定非得要看大医生。因为你看得而论上人家,人家不一定看得上你。个人体会,医生不在大小,关键在态度,态度决定一切。看病跟看戏不一样,看病不必看大牌、看名气。治病无非是“辨症施治、对症下药”。要完成这两个程序,绝对需要医患的密切配合,没有这个过程,病是绝对看不好的。相对而言,小医生比较谨慎,因而也比较认真、耐心、细心。医生有这样的态度,一般而言就比较容易把病看好。故而,看病我通常专门找小医生。小医生通常比较说得上话,比较好商量,这样一来二去,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你的病情。从而,“辨症施治、对症下药”。不象大医生容易居高临下刀枪不入。一旦医患之间没有了交流,这个病也就没有看的价值了。医术再高明又有何用?
下面这几点仅仅是我的假设:
1,大病、疑难杂症的治愈率可能大于常见病多发病的治愈率(如果是这样,这说明病不在大小关键在重视程度);
2,住院病人的治愈率可能大于门诊病人的治愈率(如果是这样,这说明病是需要观察才能确诊);
3,小医生的治愈率可能大于大医生的治愈率(如果是这样,这说明小医生的唯一优势就是态度好,易于与病家交流,有利于掌握病情)。
但愿不要让我言中。
另外,我还有几点小小的心得:
1,多检查少吃药。
多检查可以把握自己身体的健康动态。是药三分毒,尽量少碰为好;
2,看西医吃中药。
西医比较强调精确,不妨听听他们的意见。中药毕竟副作用小,比较适合老年人;
3,医生诊断作参考。
自病自得知,久病成良医。再参考医生的诊断,估计都能把自己的病因找对找准。如果是动手术,则一定要多看几家医院多听各方面诊断,再作决定;
4,用药的诀窍。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吃药也是如此,“良药一下肚便知好不好”。服药犹如谈对象,要看有没有感觉。有好的感觉就是有效果,就是对上门了。要是三顿药下肚,没有任何好的感觉就应该考虑换药了,最多三天。所以买药只需三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