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初的某一年是我人生有较大转折的一年。由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缘故,这一年年底我放弃了外派欧洲考察职业教育的出国机会;这一年我离开了工作生活10多年的Z市;这一年我们夫妇同时调进离家乡咫尺的N城某高校。
甫到N市,阴错阳差地又碰上了车祸。命也差点没了,左脚差点因此报了销,千钧一发啊!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养伤前后化了三个月。不过,怕影响不好,我是拖着伤脚上班的。既没有惊动单位,也没有休息过一天。毕竟新到一个单位,没有老本可吃啊!不是还有老话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年暑假,当地国际旅行社外借我客串一回外籍豪华团的全程陪同(我也不知旅行社是怎么知道有我这么个小语种人才的)。这事,福倒还算不上,但好事总能算吧。等于免费外出旅游一趟,还有报酬可拿(当时工资低,还很少有自费旅游的概念)。并且,这可是一条国际公认的黄金豪华旅游热线;全程22天,每人7000多马克(相当于当时三四万人民币),横跨大半个中国:
北京首都机场入境,北京4天(游故宫、颐和园、八达岭、定陵、天坛、地坛、XX等,住北京饭店、华侨饭店、回龙观宾馆;软卧至大同);大同2天(游云岗石窟、XX寺、浑源县悬空寺,住大同宾馆;软卧至西安);西安3天(大小雁塔、兵马俑、博物院、乾清宫、古城墙等,住XX饭店;软卧至兰州);兰州2天(游炳宁寺、XX、XX等,住XX宾馆;军用包机飞西宁);青海3天(游塔尔寺、青海湖、鸟岛等,住青海宾馆);重庆3天(游XX、长江三峡,住XX,经万县到武汉);万县1晚(游万县,住船上);武汉2天(游黄鹤楼、东湖、龟山、蛇山等,住晴川饭店;波音747飞上海);上海期间去苏州1天(游虎丘塔、拙政园、东山、XX等,住XX饭店);上海2天(中苏友好大厦、玉佛寺、外滩、豫园等,住锦江饭店),上海虹桥机场出境。
住宿规格是:五星级,至少四星级;饮食规格是:当地著名地方风味、16菜一汤,酒水全包:交通工具规格是:大飞机公务舱(波音747、仅有一次兰州至重庆是小型军用包机),火车软卧,轮船二等舱(内河航行最高只有二等舱级别),豪华空调客车(那时还不多)。
到底是人老了,又是几十年过去的事了,上面空格打X的地方都是一下子回忆不起来的。容我以后记起慢慢补上。
据说,现在早已没有这样一条黄金旅游线路了。因为国家旅游部门采纳了国际旅游业权威人士的建议:尽管然中国这么大、名胜古迹这么多,也要善于合理分配利用宝贵的旅游资源。意思是优秀的旅游线路设计是,不要让外国游客一次把中国逛个够,而是要吸引外国游客多次来中国进行旅游消费。
旅游归来,由于有生活,我不顾旅途疲劳相继写出三篇相关文章发表。记得其中一篇发表在《中国旅游报》,另一篇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大众心理学》上。
原创版权所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