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董杭州“话语”— 杭州话的活化石

(2009-04-21 10:07:37)
标签:

杂谈

古董杭州话语

活化石

官方语言

分类: 人生际遇

 严格地说,本文这个标题是应该用老杭州话念的。不然,恐怕大多数年轻的杭州人都会感到奇怪。因为,现在杭州话里的“话语”估计早就简化成“话”了。

其实,这就是老杭州话与现在杭州话的区别。又比如说,形容“多”,现在的杭州话一般都说“冒多”,而老杭州话通常是说“莫劳劳”。

 在下70好几了,会说一口70多年前的杭州话。这是因为,我的杭州话是从小从我姆妈和我外婆那里潜移默化传承而来的。当年城站附近的下羊字街是我姆妈的老家所在位置。而我姆妈和我外婆自从我我姆妈70年前20多岁时外嫁后,就没有怎么回杭州。我外婆上年岁了在杭城也没有什么亲戚了,好象一次也没有回过杭州;我姆妈80多岁时才由子女陪同,回杭州看望过远亲。所以她们所说的杭州话这70多年来基本上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

 家庭是母系社会,加之我母亲是全职太太,所以,虽然我父亲是浙江湖州人,但在母亲和外婆的杭州方言影响下,我们家除了我父亲外,兄弟姐妹至今都能说一口杭州话。后来,父亲也有半口杭州话。我们的杭州话是不是标准倒不敢说,不过确确实实是70年前的老杭州话。而且,据说还是当时的杭州“官话”。     

“官话”者,顾名思义自然应该是官场通行的语言。虽不能武断为相当于现在的正式官方语言,或者标准普通话。但既谓之“官话”,如果说其“官方推崇,民间效仿”,也许并非言过其实。

 语言这个东西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们兄弟姐妹除了可数的几次旅游短暂逗留杭州外,从来没有在杭州生活过。所以,我们家的杭州话在我们家庭这个相对封闭的语言环境里,几十年来由于没有什么变化而得以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照现在的话来说,我们所说的杭州话岂不成了“古董杭州话”或者是杭州话的“活化石”了。难怪,每当我们兄弟姐妹听到现在的杭州话时,虽然都倍感熟悉、亲切,但同时似乎也觉得有那么点陌生、异样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老母亲104高龄了,至今仍还健在。虽然人糊涂了,但说出来的话还是地地道道的正宗杭州话语呢!

 

原创版权所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