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尼龙行业规范百废待兴 |
分类: 记录上海 |
家中纱窗曾经请纱窗公司维修过一次。因为已过了保修期所以是自费的,一辆“小面包”两个小青年上门,纱窗纱门不论大小一律15元一件。
所谓修,实际上就是更换折叠式纱窗上的6根纬线(支撑纱窗开合的“筋骨”),纱因为系尼龙质地倒是不用换的。虽说只是换换线而已,工序倒不少:先得把纱窗拆下来,还不能拆坏了以免影响以后复原;还得把纱窗完全分解开来,才能将这6根残线一一去除,并将新线更换进去;新线必须按照一定的线路排列布局,最后分别不紧不松地连接在两头的弹簧上;在安装复位之前,务必先行调试一番,免得不必要的返工而事半功倍;最后再喷上增滑剂(碧丽珠)以减弱摩擦力,确保纱窗纱门的开合灵活。
也许有人会笑话本博主:纱窗是人家在帮你修理,你说得这么头头是道干嘛?好象你是内行似的。
大伙儿别笑我。之所以能说上这些,我可也是化了工夫偷偷学的。不是有两句俗话吗:一,处处留意皆学问;二,求人不如求己。不瞒大家,当时我是留了个心眼的。您还别说,还真让我给摊上了。
小青年就是小青年,马马虎虎地修了两扇纱窗就不想干了。好说歹说都不行,连加钱也不管用,故只能任由他们“打道回府”了。天晓得他们偷得这半日闲私下里究竟有什么“节目”安排——喝酒?打牌?唱歌?跳舞?抑或是找对象谈恋爱?
好在我早已把他们的手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求人不如求己”了。
接着过了大半年,好歹这些需要维修的纱门纱窗凑合着把去年的盛夏给打发过去了。眼看着今夏的脚步即将临近。于是,发发心把纱窗纱门都给卸了下来,又东跑西颠地物色来尼龙线(比原来的线好,不怕风吹日晒雨打),居然三下五除二,轻而易举地把该修的都给修好了。合计下来每扇材料费2元钱都不到,况且维修质量还肯定比“小青年”们好。毕竟是自己给自己干活,绝无偷工减料之虞。
诚然,话也得说回来。在社会诚信百废待兴,行业规范、职业道德普遍缺失的时下,在下如此这般的举止作为,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办法的办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