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意见不同是“相左”而不是“相右”(任万杰)
(2023-07-06 09:34:31)说明:禁止侵权盗用
转载联系任万杰QQ:42287064
为什么意见不同是“相左”而不是“相右”(任万杰)
为什么意见不同的时候,我们叫意见“相左”,那为什么不是“向右”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就要从生活说起,我们知道在平时工作生活中,使用左右手,两只手的灵活程度是不同的。
除非是左撇子,多数人都是右手灵活机巧,方便快捷,而左手较为拙笨,具有很多不便之处,也就是“右”方便而“左”不便,“右”就成了得到帮助偏袒之意。《左传·襄十年》记载:周王的朝臣王叔、陈生两人与大臣伯舆争权,于是“王右伯舆”,就是周王偏袒伯舆。
与之相应的“左”就成了相违、反对的意思。唐代孔颖达为《左传》作注时就说:“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为右,不助者为左。”
明代唐顺之《送邑令李龙罔擢户部主事序》:“户部不能靳恩於法与例之内,而亦不能借恩於法与例之外,是以其势常相左。”清代陈梦雷《绝交书》:“倘时命相左,郁郁抱恨以终,后死者当笔之於书。”
鲁迅《三闲集·怎么写》:“靠事实取得真实性,所以一与事实相左,那真实性也随即灭亡。”可见此时大家已经默认,使用“相左”而不用“向右”表示反对了。(任万杰)
说明:禁止侵权盗用
转载联系任万杰QQ:42287064
转载联系任万杰QQ:4228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