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就是那只老鼠(任万杰)

(2023-01-29 21:41:15)

说明:禁止侵权盗用
转载联系任万杰QQ:42287064

我就是那只老鼠(任万杰)      

1917年,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的第二年,已经被推到了神的位置,为了解释宇宙的稳恒态性问题,爱因斯坦进行研究。

由于物理直觉上的偏见和数学运算上的失误,爱因斯坦选择了静态宇宙的观点,为求得—个静态的宇宙模型解,不惜在方程中引进—个“宇宙项”。这个结论在当时既符合宇宙学原理,又符合已知的观测事实。

然而,1922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求出了动态解;1927年比利时学者勒梅特也独立求得同—解。从数学角度证明,宇宙不是静态的,而是均匀地膨胀或收缩着。然而,爱因斯坦不肯接受这个结果,坚持他的静态宇宙模型观。 

两年后,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远距星云的观测,发现远距恒星发出的光谱线有红移现象,离地球越远的恒星光谱线红移越大,这说明恒星在远离地球而去。

哈勃的发现支持了弗里德曼等人的动态宇宙模型,面对失败爱因斯坦始终不承认,一直寻找推翻动态宇宙的办法,耗费大把时间和精力,始终没有成功,同时攻击弗里德曼等人的愚蠢。

一直到他70岁生日之时,对好友索洛文说:“一只老鼠钻到牛角尖里,它跑不出来,却还拼命往里钻。牛角对它说,朋友,请退出去,你越往里钻,路越狭窄。

老鼠说我不会放弃的,牛角说可是你的路走错了啊!老鼠说我一生就是钻洞过日子的,怎么会错呢?我就是那只老鼠,我想说静态宇宙是我—生中最大的错事,而我耗费了这么长时间,我收回对弗里德曼等人的批评,因为我错了。”

在寻找路途的过程中,不要害怕错误和挫折,真正可怕的是明知错误却不知道早些回头,偏要一条路走到尽头,才后悔当初的选择,那时候悔之晚矣,徒留感伤和悔恨。(任万杰)
说明:禁止侵权盗用
转载联系任万杰QQ:4228706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