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万杰《“雕虫小技”雕的到底什么虫》《青年文摘》2022年10月上发表

(2022-08-27 09:00:05)
任万杰《“雕虫小技”雕的到底什么虫》《青年文摘》2022年10月上发表

“雕虫小技”雕的到底什么虫(任万杰)

现在一要说什么微不足道的技能,就会用“雕虫小技”那么雕虫小技雕的到底什么虫呢?“雕虫小技”一词,最早的史料记载是《北史·李浑传》。

李浑是北齐大臣学问很大,文宣帝高洋命他组织一些人,制定新的法律法规《麟趾格》,文宣帝高洋特意让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魏收,也进去制定《麟趾格》里面。李浑自视很高,有些看不起魏收,所以,有一天就对魏收说:“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雕虫”最早指的是书法。原来,雕虫之“虫”,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虫子,而是秦朝时“秦书八体”之一的虫书。《说文解字》记载,八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和隶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春秋战国时已有此种文字,多用于兵器。汉代瓦当、印章中亦有发现。虫书作为一种字体,它的装饰意义更大于表意功能。

李浑对魏收的评价:“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意思很明显,写那些花花绕绕的“虫书”,我不如你魏收;但是制定国家的典章制度,你魏收可就比不上我了。可见李浑很看不起魏收。

从此,“雕虫小技”这个词被传播开来,特别是到了唐朝,李白大诗人给韩朝宗写了一封,求推荐自己的信《与韩荆州书》,使用了“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更是将“雕虫小技”发扬光大,一直流传到现在。(任万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