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不是虚伪的施舍和推辞(任万杰)
(2022-08-02 08:44:34)大善不是虚伪的施舍和推辞(任万杰)
春秋战国有一位著名的慈善家范蠡,曾经帮助越王勾践复国雪耻,后来乘扁舟流落江湖经商,而且变名易姓为陶朱公,在商业经营方面颇有一套成功经验。但人富志更高,几次将经营所得的巨额钱财,接济穷人。
《史记》称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是说十九年间三次获得千金之富,但三次把这些钱财接济他周围的穷朋友与困难兄弟。
有一次,范蠡出门的时候,看见一位落魄的乞丐,已经快冻死了,范蠡赶紧让仆人把他背起,然后带回自己的住处,请郎中给他看病,结果是因为风寒病倒,最终被救活过来,在范蠡府上休养了一段时间,最终康复了。
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乞丐是做买卖的,来到此处遭到强盗,人生地不熟身无分文,开始沿街乞讨,又得了风寒一病不起,本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得范蠡救治,因此十分的感激。
范蠡说这没什么,问他以后怎么办?男人说我还想做买卖,范蠡说好就让人拿来100两纹银,送给男人,男人不住地感谢,然后走了。
三年后,一位富商打扮的人,被仆人带到范蠡面前,说:“您还认识我吗?”范蠡摇了摇头,这人说:“三年前,你救过一个乞丐,临走的时候还送给他100两纹银,我就是那个乞丐。”范蠡这才想起来。
这人说:“今天我来这里,就是为了感谢您当初的大恩。”说完拿出500两银票,放在范蠡手中,范蠡微笑地接受了,这人才欢喜地离开。
送完这人走后,仆人回来很不理解地问:“老爷,您施恩不计回报已有美名,为什么还要接受这钱呢?”范蠡说:“救人于难出于本心,想要回报用心不纯,但当别人想要回报,一定要接受,因为欠人情就是欠一债,他已经有能力,如果我为了自己的名声不要,会让所欠之人倍加折磨,这不是善而是恶。”
转载联系任万杰QQ:4228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