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万杰《深坑藏“包拯”》《做人与处世》2022年13期发表


易中天,中国知名作家,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品三国》而名声大振。在一次小长假,他跟着旅游团去河南开封旅游。
既然去开封就一定要去开封府,开封府在包公湖的东面,非常大气,建筑美观,开封府的景区有动有静,历史气息浓厚,导游在前面讲着里面发生的小故事,游客们跟着肃然起敬。
最后来到一处亭子前,里面放着开封府题名记碑,碑高214厘米,宽96厘米,厚24厘米,内容是从公元960年2月,到公元1105年闰2月8日,共计146年间历任的知府名字,共有183人。
游客们听导游说完,赶紧拍照留念,易中天不关心拍照,而是关注历史,仔细看这些名字,可是没看到包拯的名字,易中天以为看漏了,又找了好几遍,确实没有。
易中天很好奇,就问导游:“包拯权知开封府,从嘉祐元年十二月上任,嘉祐三年六月离开,为什么这块碑上没有包拯的名字啊?”
导游笑了笑,用手指了指碑文中间一处深坑地带,说:“当然有了,那就是包拯名字地方。”易中天更是惊讶,问:“不用名字,为什么要用深坑替代呢?”
导游赶紧摆手说:“可不是用深坑替代,原本那个位置就是包拯名字,从古到今,凡是来这里的人,都要摸一下包拯的名字,表示爱慕和敬重,久而久之包拯名字就被手指给磨没了,期间又在那个位置雕刻了包拯名字几次,还是磨没了,越摸越深,最后留下了深坑。”
原本喧闹的场面安静下来,游客们不自觉地在深坑地带注视了很久,然后排着队,在深坑的地方摸了一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转载联系任万杰QQ:4228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