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把恨一个人叫“眼中钉”(任万杰)

(2022-05-14 16:45:09)

为什么把恨一个人叫“眼中钉”(任万杰)

生活中,我们把恨一个人称为眼中钉,肉中刺,肉中刺很好理解,可是眼睛很小,不说眼中沙或者眼中灰等等,却说大物钉子,这是为什么呢?

“眼中钉”不是现在词,而是来源很有历史,出自《新五代史赵在礼传》,书中说:“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赵在礼是涿州人,五代时期的将领。他在镇守宋州的时候,横行霸道,百姓深受其苦。有一天,朝廷下旨,让赵在礼移镇永兴。百姓听说之后,高兴得奔走相告,说:这个人走了,就好像拔去咱们眼睛里的钉子,真是高兴啊!

赵在礼听说之后大怒,欲报被称为眼中钉之仇。他上表朝廷,请求在宋州多留一年,朝廷随即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赵在礼命令小吏搜检户口,凡农户每年必须交纳一千钱。这个钱就叫拔钉钱,谁敢不交,就鞭打谁。

百姓气愤地说:就是朝廷规定的赋税,也没到这个程度啊!赵在礼当年收钱就达百万之多,宋州百姓苦不堪言。就是这样一个人,结局当然不好,天福十二年,契丹攻入汴州,后晋灭亡,赵在礼赶紧从藩镇奔赴京城,前去表忠心,而契丹首领却不买这个账,向他索取货物财宝,还让兵士羞辱他,赵在礼感到非常愤恨。

当他走到郑州在旅舍里休息的时候,听说同州节度使刘继勋被契丹拘捕,结局惨不忍睹,非常的震惊,害怕自己也被契丹人拘捕。天福十二年一月二十五日晚,赵在礼用衣带系在马棚栏杆上,上吊自杀而死。(任万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