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批评需要的是态度和胸怀(任万杰)

(2022-05-02 16:27:09)

面对批评需要的是态度和胸怀(任万杰)

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早期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级人物。

可是1983年,在年逾七旬的戏剧大师曹禺家中,突然挂起了一封装裱过的书信,这封书信还不是表扬信,而是一封语言犀利的批评信,写这封信的人是小曹禺14岁的著名画家黄永玉,让人非常的费解。

黄永玉与曹禺这两位同时代的忘年交艺书大师,生平不算过从甚密,只能算普通朋友,但是黄永玉一直关注曹禺的作品,特别是近几年,看过曹禺的作品之后,黄永玉非常的焦急,因此用毛笔写了9页长信,可见多么的认真和重视。

信里没有浮夸的歌颂,而是严肃的批评,“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释、分析得也不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的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

全篇这样的话很多,曹禺看过之后,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是多么的直接和醍醐灌顶,曹禺没有生气,视若珍宝,夹在相簿里反复翻看,不但自己看了很多遍,还叫来妻女和他一同阅读心悦诚服接受了批评。

十三天之后,曹禺回了黄永玉一封长信,感谢他的坦率和真诚,并由衷地希望自己还能追回已逝的光阴同时把黄永玉批评来信装裱起来挂在客厅鞭策自己。

一个人,特别是已经成就满身的名人,面对批评很难接受,大师能成为大师,才能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态度和胸怀。(任万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