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万杰《为什么“一刻钟”等于“十五分钟”》2022年《青年文摘手机报》发表

(2022-04-09 09:17:45)
任万杰《为什么“一刻钟”等于“十五分钟”》2022年《青年文摘手机报》发表

为什么“一刻钟”等于“十五分钟”(任万杰)

生活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称呼,那就是一刻钟就是十五分钟,为什么会用“一刻钟”来表示十五分钟呢?

这就要从古代计时器说起,当时人们记录时间用日晷仪日晷是由一个石头做成的晷盘和用铜做成的晷针组成的。人们会在晷盘的正反两面,划分出十二个大格子,一个大格子就代表两个小时。在使用日晷的时候,人们只需要观察日影在晷盘的哪个位置,就可以知道时间了。

不过,日晷有一个缺点,就是没太阳的晚上不能用。为了克服日晷这一缺点,人们发明了可以在晚上使用的月晷。这样一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推算出时间了。不过,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日晷还是月晷,都不可以在阴天或者下雨天使用。

人们又研究出漏刻漏是指漏壶,刻则是指划有刻度的箭,这是放在漏壶中标注时间的零件因为无论什么条件下都能使用,因此,一经发明立刻被推广使用,普及率很高,各个朝代都有一个专门的部门管理漏刻。

后来,这一工作由挈壶氏负责,挈壶氏也就是掌管漏刻的官员。因为,漏刻一般用铜壶来装水,滴漏来计算时刻,所以,它又被称为“铜壶滴漏”。这种计时器很简单,只要在壶里装水就可以了,水会从壶底的小孔里流出。

如果,能在一天一夜里滴完了壶中的水,那么,这就是二十四个小时。这个时候,被平均划分在箭刻上的一百个刻度就是二十四小时,一个刻度就是十四分四十秒了。

一直到清朝,清政府颁布了一部关于时间刻度的法律一天一百刻正式变为了九十六刻,平均划分下来一刻就等于十五分钟了,至此,“一刻钟”和“十五分钟”变成了一回事。(任万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