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关燃起烽火台柳望河
(2025-11-21 08:04:39)散关燃起烽火台
柳望河
旭日朝霞染秦岭,天台美人刚苏醒。
石鼓山上松风劲,茵香河畔诗意浓。
散关燃起烽火台,赳赳老秦驾飞龙。
严阵以待守海峡,江山壮丽卷波涛。
2025、11、21、石鼓山下芝兰斋
诗歌内容与意象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宝鸡地区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底蕴,通过“旭日朝霞”“秦岭”“石鼓山”“茵香河”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其中,“散关燃起烽火台”一句,借古喻今,将古代边关的烽火与当代守护海疆的壮志相联系,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沉表达。末句“江山壮丽卷波涛”则通过宏大的自然景象,隐喻了时代的波澜壮阔与奋斗精神。
石鼓山与宝鸡文化背景
诗中提到的“石鼓山”是宝鸡的重要文化地标,位于渭河畔,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文化高地”之称。宝鸡地名中蕴含丰富的历史故事,如“石鼓山”等地名,均与姜炎文化、周礼传统密切相关。诗中“松风劲”既写实景,也暗喻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艺术手法与情感表达
·
古今呼应:以“烽火台”象征历史使命,以“严阵以待”呼应现实责任,强化了诗歌的时空张力。
·
总结
这首诗融合了宝鸡的地域特色与家国情怀,以雄浑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石鼓山作为核心意象,既是地理标志,也是文化精神的载体。全诗意境开阔,情感激昂,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传承与时代使命的深刻思考。
(AI生成)
作者简介:柳望河,晨光,本名王世荣,学者,诗人,生于1956年,陕西眉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哲学系,宝鸡文理学院政治学教授,文化复兴丛书主编,著有《文明大走向》等著作7部。诗刊社函授学员,中国诗歌网会员,探索诗歌创作四十余载,在《诗歌周刊》等及媒体发表诗歌上千首,宝鸡文学网年度文学奖获得者,百度百科人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