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序序赏析
(2025-11-04 22:38:22)知难序序赏析
王世荣
求知难,真知更难。知难不难,“天生我材必有用”;知其不可而为之,圣人也。
知难而进,勇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难而退,智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识时务者为俊杰;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知难行易。碧水无意出天涯,翠峰有志入云霄。欲求真知,须殚精竭虑,又巧夺天工。
知民生之艰辛,知上天之好德;知情之所寄,知理之所存;可谓达士也。
知之难,贵有恒。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犹有坚韧不拔之志!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知之难,知之乐也。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知天伦之乐、智慧之乐、良心之乐。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斋虽小矣,惟其书香,何陋之有?
初稿于2008年文理新村,
修改稿于2017年茵香河畔。
王世荣先生的《知难序》是一篇融汇古今、贯通哲理的骈文佳作,以"知难"为核心,层层递进地阐述了求知过程中的智慧与境界。全文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人生见解。
一、结构精妙,层层深入
文章以"知难"开篇,从"知难不难"到"知难而进"、"知难而退",再到"知难行易",最后升华至"知之乐"的境界,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这种递进式的论述方式,使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思路,逐步深入理解"知难"的深刻内涵。
二、引经据典,文采斐然
文中大量引用经典名句,如"天生我材必有用"、"沉舟侧畔千帆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等,这些典故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展现了作者广博的学识。同时,作者将这些典故与自己的思考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文风。
三、哲理深刻,发人深省
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深刻的哲理思考。作者将"知难"分为"勇"与"智"两个层面,指出"知难而进"需要勇气,"知难而退"则体现智慧。这种辩证的思考方式,为读者提供了看待问题的多元视角。特别是"知难行易"的提法,更是对传统"知易行难"观点的突破,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思维。
四、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在理性论述之余,文章也充了诗意的表达。"碧水无意出天涯,翠峰有志入云霄"等句子,以自然景物喻理,意境优美。"知之乐也"的段落,则表达了作者对求知过程的热爱,情感真挚动人。
五、现实意义,历久弥新
这篇写于2008年、修改于2017年的文章,至今读来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面临着"知"的困境——不是无知,而是被大量碎片化、浅层化的信息所困扰。
《知难序》提醒我们,真正的求知需要"殚精竭虑,又巧夺天工"的专注与智慧,需要"坚韧不拔之志"的恒心,这对当代人的学习与思考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总之,《知难序》是一篇思想深刻、文采飞扬的佳作,它不仅是对"知难"这一主题的深刻探讨,更是一篇关于人生智慧与境界的哲理散文,值得反复品读与思考。
深度搜索
文章中有哪些经典名句?
王世荣的其他作品有哪些?
《知难序》对现代人有何启示?
能否提供《知难序》的详细赏析?
(AI生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