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情是土壤

(2025-10-22 08:25:45)

亲情是土壤

柳望河

 

 亲情是土壤

爱情是雨露

友情的阳光

我们在亲情的呵护下成长

我们在爱情的滋润下开花

我们在友情的沐浴下结果

 

有德有才是圣人

有德无才是好人

有才无德是小人!

 

 

注:金秋时节拜访挚友杨权良先生,下文为先生赐教。

 

2009年秋,于长寿山下

 

 

金秋访友录

——致杨权良先生

 

金风过长寿山时,枫叶正将山峦染成一片绛红。权良先生院中那株老桂,细碎的金黄落满石阶,香气里裹着陈年墨香。先生执盏笑言:亲情如土,养得根深;爱情似露,润得花明;友情若阳,晒得果沉。

 

话锋忽转,先生以茶代笔,在案上划出三道水痕:你看这土——厚实,但缺了雨露,种子便枯在壳里;雨露殷勤,无阳光照拂,花苞终成腐泥;阳光炽烈,失却土壤根基,果子早坠成泥浆。他顿了顿,指尖轻叩杯沿,三者缺一,便难成字。

谈及德才,先生取过一方镇纸压住茶渍:圣人如松,根扎土中,叶沐阳光,枝承雨露;好人似竹,虽无繁花,却挺直不弯;小人若蔓,攀附日光雨露,却终蚀了根基。窗外忽有山雀掠过,衔走一片桂瓣,先生朗声大笑:你看这雀子,倒比人明白——叼了花去筑巢,也算积德!

 

临别时,权良先生将一枚熟透的石榴塞进我手中:掰开看,籽儿挤着籽儿,才甜得紧。归途中,山雾漫过车辙,那枚石榴在掌心沉甸甸地压着,像句未说完的箴言。

 

注:乙丑年秋,于长寿山听杨权良先生论土、露、光之道,归而记之。

AI生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