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关于文化发展及为学之道的对话

(2025-06-30 12:16:52)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关于文化发展及为学之道的对话
            王世荣  白向迤


学生:王老师是诗人!而学生我只是诗迷,不会写诗,只会抄诗!

王老师:我也只是个学习、欣赏诗的人。

学生:恩师谦虚了古今诗人都是性情中人,内心晶莹剔透,善良无邪!学生基本每天都在坚持抄唐诗宋词鉴赏。

王老师:诗歌,一种体验爱的艺术!

学生:王老师的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只有热爱生活、敬畏生命之人,才不会被生活的酸甜苦辣咸所左右,反而更加坦诚、坦荡地面对生活!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向死而生”才活的更有意义!

王老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审美文化占主导地位!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推崇,“语言是存在的家”,要用“诗”取代“思”!要用审美文化超越功利文化,生态文明取代工商业文明,用竟技体育取代战争!

学生:这才是智者的眼光!

王老师:“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人类文明宣言!心灵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相得益彰,人类才有前途!“心灵哲学”是未来哲学走向,中国古典文化复兴势不可挡!

学生:恩师教诲如春风!

王老师:从物质主义到心灵主义,这是人类价值导向!生态文明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包括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是心态,即生活态度,要诗意地生活!
学生:极端功利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日益盛行,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王老师:海涅说:“哲学是一种力,一种间接的力,然而又是伟大的力!把人类提升到更高境界的力”!中国的哲学,不仅在圣贤教导中,也在诗歌,书画,文学作品,格言,谚语中!比如家训,增广贤文,菜根谭!还有戏剧,音乐,舞蹈,中医,气功,武术等!博大精深!

学生:是啊,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王老师:中国文化主要是儒道佛,刘学智先生讲中国文化精神,有这样几句话:儒家教我们心安理得的生活,道家教我们心旷神怡的生活,佛家教我们心平气和的生活!

学生:这才是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状态!

王老师:这就是精华!是人生态度!就是诗意的生活!我们要复兴的就是这个!这叫画龙点睛!中国人的精气神!中国人的风彩!

学生:斯言诚哉!
          
王老师:关于生活禅有一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认为道家文化的意蕴是教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心灵哲学”,我提炼了12句话:“欣赏是人性的光辉,美是心灵的曙光,真理是心灵之光的映射,善良是美德之魂,情感是灵魂的守护神;

朋友是心灵的伴侣,自信是成功的秘诀,天才是主动性的爆发;幸福是心灵的慰籍,勇毅是成就事业的条件!兴趣是最好的学校,创造是人的天职!”供大家讨论。

学生:这是王老师提炼的精华,真知烁见,富有启发!

王老师:腹有诗书气自华,不为浮云遮望眼!

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不为浮云遮望眼!”感谢恩师教诲,拨云见日,给我们人生指明了方向!

王老师:“劳逸结合”,这是中国人养生之道的要至!有耕耘,就有收获!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从容是一种境界!
           谦虚上进是古人的教诲,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有志者事竟成,功夫不负有心人!
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一种境界,学海无涯“乐作舟”又是一种境界!孔子云:“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黑格尔的一位朋友问他:“你原来是一位家庭教师,怎么成了大哲学家,普鲁士国王请你作柏林大学的终身教授!有什么秘诀?”

黑格尔说:“只要你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从事某一件事情,就可以取得令自己震惊的成就来”!

这就是阿基米德所说的,“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拿破仑说,“战争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在某一点上,集中最优势的兵力”!

做学问与研究科学、指挥战争的道理是一致的,即“大道至简”!
一般人讲做学问“文史哲”不分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讲四个境界:“宏、约、精、美”!

《论语》开宗明义: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上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儒家讲做人、做学问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知行合一”学习,实践,交友,修养都有兼顾!这才是健全人格。

学生:今天聆听老师教诲,讲文化发展趋势,又传授了为学之道,大开眼界。学生谨记在心,并践行之!


注:作者简介:王世荣,宝鸡文理学院教授,文化复兴丛书主编;
白向迤,陕西渭南市华州区委党校教务长、讲师,文化工作者。

2024、10、21、茵香河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