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2023-11-01 11:49:35)

育儿看点>正文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

 

  作者 | 徐典典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你能想象吗?

  一位家境普通,没钱也没什么背景的爸爸,

  竟然把6个孩子都培养成了优秀人才:

  5个名校博士,1个名校硕士。

  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领域,

  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长子,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

  次子,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

  三子,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美国圣约翰大学博士;

  四子,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博士;

  五子,中国科技大学硕士;

  六女,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这个爸爸名叫蔡笑晚,

  是一名乡村医生,收入微薄,

  一家8口挤在16平米的出租屋里生活了很多年,

  却把孩子们培养得个个成才。

  因此,他被誉为「博士之父」。

  媒体纷纷采访他:“您的育儿秘诀是什么?”

  他说:“我把父亲当成我的事业。”

  他的教育经验,被总结成了10句话。

  这10句话非常简单,每个人都能做到,

  却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除非对号入座

  否则,一律挑最前面的位置坐

  不要怕坐前面显眼,

  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想让别人认可你的闪光点,

  就得先让别人看见你。

  一个小男孩没有被选上班长,有点沮丧,

  回家后问妈妈:

  “妈妈,为什么同学们选班长不选我?”

  妈妈反问他:“那你主动推荐自己了吗?”

  “没有,我不好意思说。”

  妈妈拿来一袋橙子,对他说:

  “你挑一个最好看的橙子出来。”

  “可是,这些橙子看上去都差不多啊……?”

  “是啊,如果你想让别人认可你,

  首先你是不是得想办法,

  让别看见你的优点呢?”

  坐在前面,就是让自己变得醒目的开始。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训练孩子的走路姿势

  昂首挺胸,两眼看向远方

  不要小看走路姿势。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站如松,行如风”。

  走路姿势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情绪、体态和修养,

  它是一个人的气质体现。

  训练孩子昂首挺胸,两眼看向远方,

  有意识地把走路速度加快,

  会让孩子气场全开。

  心理学家曾经对15000名志愿者进行测试,

  发现走路时总是昂首挺胸、目视前方的人,

  往往心态更好,更有自信心,

  幸福指数也更高。

  而那些含胸驼背、左右摇摆的人,

  则普遍更加自卑,

  心理素质较差,也更加悲观。

  有趣的是,

  当心理学家引导那些含胸驼背的人,

  让他们练习走路时抬头挺胸,

  过了一段时间,意外发现,

  他们的思维也开始变得积极起来,

  自信程度也有了很大提升。

  改变姿态与速度,可以改变心态。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练习正视别人

  并且保持微笑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真诚又坚定的眼神,代表着自信。

  一旦我们敢于正视别人,目光坚定,

  就等于是在告诉对方,

  我是真诚坦荡、可信赖的。

  而眼神闪躲,或者频繁眨眼,

  不敢正视别人,

  往往意味着胆怯、不自信。

  有人统计,

  1996年10月的一次总统辩论中,

  候选人格尔演讲的时候,

  平均每分钟眨眼103次,

  而他的竞争对手比尔·克林顿仅为48次。

  相比之下,克林顿显得更加从容,

  从而更容易赢得选民的信任。

  所以,

  练习正视别人,不仅是你自信的体现,

  更是你个人魅力的展示。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从1岁半起

  教孩子带路

  不要一直做孩子的引路人。

  每次出门,

  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为爸爸妈妈带路。

  这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开始。

  适当放手,让孩子成为主导者,

  当他第一次取得小小的进步,

  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家长的肯定和鼓励,

  是培养孩子独立和自信最好的“心理强化剂”。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从3岁起

  让孩子尝试适当存钱

  存钱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知道这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

  而且知道为危机做好准备。

  存钱,实际上就是买下另外一种可能。

  蔡笑晚给孩子们设计了很多小游戏,

  获胜的孩子可以在“个人存折”上存入一笔钱。

  随着存折上的钱越来越多,

  孩子们的成就感也越来越强。

  正是小时候的理财游戏,

  启发了二儿子的经济思维。

  他模仿父亲,

  给其他兄弟姐妹建立了自己的“银行存折”。

  长大后,

  他有了一套自己的经济物理学理论和资金的运作方法,

  还被美国金融公司高盛聘为副总裁。

  从小教孩子理财,

  就是教他独立、思考和自律。

  一个小小的举动,

  或许就会为孩子种下梦想的种子,

  长大后,长成参天大树。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3岁之后

  教会孩子礼仪

  家里来了客人,

  蔡笑晚会请孩子们帮客人拿椅子,

  请客人吃水果,给老人让座。

  懂礼仪的孩子不会学坏,

  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显示,

  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

  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

  更富同情心,朋友更多,

  学习成绩也更好。

  礼仪,

  既是家长给孩子最好的教养,

  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有意识地和孩子争论

  让孩子赢

  不要总是让孩子输。

  故意站在错误立场上,

  让孩子在争论中取胜,并及时表扬。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

  “我们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适当的示弱,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和胆量。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培养孩子当众发言的能力

  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

  但有口才往往都是人才。

  能清楚地当众表达观点的人,

  可以获得更多机遇。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经常用暗示的方法

  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特殊人物

  将来必定有出息

  在那个家家户户挂着时尚海报的年代,

  蔡笑晚家里挂的是什么呢?

  是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伟人的画像,

  他还向孩子们讲授科学家们的故事。

  女儿4岁时,

  就立志长大后“要做中国的居里夫人”,

  要去全世界最好的大学。

  对女儿的雄心壮志,

  蔡笑晚从来不会加以嘲笑,

  而是认真给出建议。

  后来,女儿果然一一做到了。

  有时候,

  不是因为做到了才相信,

  而是因为相信才能做到。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

  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进行了一项测验,

  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出了一批名字,

  告诉校长和老师说:

  “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8个月后,奇迹发生了,

  那批被选出的学生,

  竟然真的成为了学校里的佼佼者。

  事实上,罗森塔尔撒了一个谎。

  他提交的那份名单,

  孩子们并没有所谓的天赋,

  这些孩子只是随机选出来的。

  让孩子相信自己会有出息,

  他就会渐渐长成自己相信的样子。

“我有6个孩子,5个是博士,经验就10句话”:照着做,孩子一生争着学习(转载)

  不要粗暴地否定孩子的意见

  哪怕父母认为不正确,

  也不要粗暴否定孩子的意见,

  而是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出诚恳的建议。

  有一段时间,

  一向成绩很好的四儿子不想学习了,

  提出想去少林寺。

  蔡笑晚没有直接否定,

  他向儿子确认是不是真的想去少林寺练武功,

  提醒儿子:

  “要学武就写保证书,

  保证今生学武,决不再读书了,

  而且一定要成为大师。”

  得到保证之后,

  他真的将儿子送到了少林寺。

  刚开始,儿子在少林寺待得十分开心。

  然而渐渐地,练武的痛苦就开始折磨他,

  两个月后,他向爸爸求救,想要回来读书。

  蔡笑晚拒绝了儿子的请求,他说: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是你想去就去,想回就回的,

  坚持学完这个学期。”

  一个学期结束以后,

  儿子重返学校,一举考上了重点大学。

  家庭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孩子们的个性千差万别,

  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

  但这十句话,

  却可以作为普适的道理教给孩子。

  所有优秀的孩子背后,

  一定都包含了家长的用心教育。

  一点一滴,持之以恒,

  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