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年呕心沥血之作——王世荣先生《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治变革》评析

(2021-12-22 08:26:01)

三十年呕心沥血之作

——王世荣先生《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治变革》评析

刘崇学


王世荣先生是一位虽历经坎坷仍不忘初心,在学术研究道路上坚定而执着地向前跋涉的学者。他新近出版的《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治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历经三十多年的思考、探索、锤炼而成的皇皇巨著,是一部苦心孤诣、呕心沥血之作。读王先生的书,常常想起他的为人,想起他艰难曲折的人生,想起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精神,想起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想起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情壮志,在这部巨著的字里行间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诠释了一个集诗人激情与哲人沉思为一身的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通读他的这部著作,觉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横跨多科,颇有建树

说《文明大走向》是一部皇皇巨著,诚不为过。800多页的篇幅,83万字的内容,掂在手里确乎是沉甸甸的。作者崇尚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理性精神和马克思的批判意识,根据和平发展时代人类文明结构的深刻变革,探索揭示21世纪文明大走向,是一位平民学者的思想历程。作者认为,当今应有一场中华文化大复兴以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知识经济与软实力的提出标志人类进入文化时代;东西方文化融合是21世纪人类文化基本走向;人类经由习俗社会、宗教社会、道德社会而进入法律社会;以道义论与功利论融合为特质的中华伦理文化必将获得新生。作者提出,政治是一种文明的生存方式;中国的希望在于政治改革;人民民主与协商民主相融合的中国新型政治文明正在兴起。

作者认为,由求同思维向求异思维转变应成为中国教育变革的灵魂;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对钱学森之问的回答将决定中国未来。作者提出的“新宇宙和谐论”, “系统价值论”,“心态决定生态”, “用生态文明超越工业文明”,“重建中国人的心灵世界”,“用竞技体育取代战争,人类迈入持久和平”等学术观点,对当今中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伟大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涉及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化人类学、人体宇宙学等领域,是一部视野开阔、颇有建树的中国未来学新著。

王世荣先生富于远见卓识,从1990年就与同道者发起主编《文化复兴丛书》,得到了著名学者张岱年、张岂之、刘宝才、黄留珠、陈瑛、王磊等先生,以及时任省委书记章泽等人的大力支持。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截止到目前,该丛书已经出版了十部,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文明大走向》无疑是其中最重要,最有分量的一部。

王先生不是那种书斋式的学究,他积极地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注人性,并且放眼世界,放眼未来。通读全书,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他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热切期盼;对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美好憧憬;对文化复兴、文化自信、文明重塑的深情礼赞;对心灵世界、人性光辉、人生哲学、生命智慧的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索。

王先生思维活跃,思想超前,敢于创新,早在1990年就提出重建民族文化自信,开辟中国文化新时代的观点,可谓开文化自信之先河。2004年就撰文提出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开,土地入股分红,解决规模化经营问题,该文被《体制改革》转载,与国家现行的农业政策不谋而合。发表1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哲学研究》、《文汇报》等均有介绍。

二.理性思考,诗意表达,情理并重,双翼齐举

正如王磊先生所说评价的:《文明大走向》一书,体现了哲理与诗情的有机统一,既富理性,又富激情。一般来说,学术研究讲理性,诗歌创作讲激情,两者似乎不可兼得。但纵观古今中外,却总有一些兼具理性与激情的人,成了诗人哲学家。在中国,老子五千言是典型的哲理诗,庄子的文章更是不折不扣的哲理散文。屈原的《楚辞》饱含哲理,一篇《天问》更是探索科学哲学的千古奇葩。后世的阮籍、寒山、王梵志、王阳明等等,都是杰出的诗人哲学家。西方的卢梭、伏尔泰、尼采等,也都是公认的诗人哲学家。

毫无疑问,王世荣先生是兼具诗人的浪漫和哲学家的思辨,这在该书的多个章节中时有体现,尤其在第八编天启之光——思想启示录中,最为突出。作者尽情放飞诗意与智慧的的双翼,把诗情与哲理融为一体,在简短,精炼、形象、生动的语言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澎湃的激情。他很欣赏罗曼罗兰苦难犁破了我的心,但它却掘出了生命新的源泉!他感悟到: 人是一件作品,愈精美绝伦,愈丧失天性。天真、幼稚、质朴更显人性之美。”“求全责备,足以将一切天才扼杀在摇篮。这些饱含哲理的格言警句在书中俯拾皆是,无疑是他在人生的长河里千淘万漉产出的闪闪发光的金子。

诗歌与哲学就像两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人类精神的王冠之上。诗歌诉诸情感,哲学诉诸理性;诗歌张扬形象,哲学讲究逻辑;诗歌追求神韵,哲学启迪智慧。有了诗歌和哲学,人类才不会被世俗的、功利的、市侩的生活所压倒,才会有自由的想象,美好的向往,智慧的光芒。诗歌和哲学既是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阐释,也是对社会生活的超越和升华。王先生非常自如地驾驭着诗歌与哲学之双翼,自由翱翔于学术研究天空,长风万里送秋雁,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历经磨难,愈挫愈勇,好学不倦,笔耕不辍

王先生出生在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关中平原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这里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曾经诞生了著名哲学家张载,还有著名诗人李雪木。年轻时因父亲被打成走资派,他连参加红卫兵的资格都没有,受尽歧视。1980年文革后,他与父亲去长安县郊游,随口吟出龙腾虎跃今胜昔,英贤奋发正当时,足见他是一个有志气、不甘平庸的青年。1998年夏秋之际游览太白山红河谷时,又写出《咏大鹏》:本有冲天志,扶摇云海间。早辞蓬莱岛,暮栖昆仑山。神龙相与舞,凤凰为之歌。虽遭风雷摧,依然向青天。一语成谶,他后来果然经历了人生的狂风暴雨,好在他没有被磨难压垮,而是坚强的挺了过来。

王先生是一位博览群书,好学不倦,刻苦勤奋的学者。该书所列的参考书多达707种,不仅有中外名家作品,也有身边学者的著作,充分体现了他细大不捐,兼收并蓄的宽阔视野和胸怀。完全出于感激之情和回馈之意,才将这些滋润他心灵和思想的书籍一一列出,我能感到他严谨的文风和求实的态度。

王先生告诉笔者,在他生命最艰难的期间,曾精读了《莎士比亚全集》,雨果《悲惨世界》,王阳明《传习录》,《诸子集成》等,这些书籍对他战胜疾病,感悟人生,重新站立起来,发挥了很大作用。他在后记中,还指名道姓罗列了134位师友、同事和领导,表达他的感谢之情,其真挚和诚恳,令人动容,大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古君子之风。

今年的8月份,王先生有幸受邀参加了由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 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这次汇聚了全球121个国家6000多名专家学者的盛会上,他做了题为《从物质主义到心灵主义》的学术演讲,并提出《人类心灵建设宣言》的倡议,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热切响应和赞赏。这是学界对他学术水平的最佳褒奖,也是对他自强不息、顽强人格的充分肯定。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呼唤伟大的思想和作品!王世荣教授虽然是一位平民学者,但他的探索已经融入古老民族波澜壮阔的改革洪流。今年适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明大走向》可谓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献礼!

笔者和王先生是相知有素的同事和朋友,他是我格外敬重的校园专家教授之一。在经历了生活的苦难之后,身残志坚,发愤著述,笔耕不辍,令人起敬!一介书生,平民情怀,自然率真,坦荡磊落!他超前的思想,独立的个性和奔腾的激情,或许不被一些人认可。王安石当年阅读《孟子》后感叹举世不妨嫌迂阔,赖有斯人慰寂寥。我想以此语与王先生共勉。在此衷心祝愿他身体康健,以更加沉稳、平和的心态,珍惜人生与友情,永葆学术青春!

 

刊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9年第2

作者:刘崇学,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图书评论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