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十病有九寒,你身体里有寒气吗?

标签:
转载 |
分类: 养生保健 |
俗话说:“十病九寒”,又有“万恶淫为首,百病寒为先”之说,可见寒邪影响人体健康之甚。
万病不离一个寒字,慢性病的人,一般都是内寒外热,这表现在容易上火,特别是牙齿会痛,口红,头发白黄,口臭,脚气,冬天怕冷,夏天怕热,四肢无力,特别握拳没有放射的力量感,给人的感觉就是萎靡不振,这就是中医上所谓的阳虚,整个人没有活力,气短声低。
那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寒呢?
1、经常虚弱,容易疲劳;
2、手脚冰凉,怕冷;
3、容易腹泻,喜欢热;
4、月经总迟到,常有血块,易痛经;
5、腿脚容易水肿;
6、下肢容易无力,酸麻,易犯腰痛;
7、夜尿多
……
以上情况占两样就要警惕了!
寒气的来源有很多,总体可以分为内寒和外寒。内寒就是因体弱造成气机无力运动,一般伴有虚证表现,如气短乏力,面色白等;导致内寒的原因就有以下五点:
一、熬出内寒
在中医看来,子时觉至关重要,晚上十一点前要进入睡眠。因为子时这个时候阴气盛到极点,有一点阳气初生,所以这是阴阳交接班的时间,又是一点阳气发芽的时候,只有在睡眠中才能顺利进行。
如果此时不睡觉,即把阳气之苗一棒子打死了,长此以往,阴盛则阳虚,阳虚则寒。
二、穿出内寒
短裙、露脐装、露背装……够性感吧,也够冻人。而且露的这几个部位,偏偏是最怕受寒的。
肩关节、膝关节就不用说了,这都是人体薄弱之地,最受不得沾风寒受凉。更要命的是颈背和腰腹,小腹为元气的中心,身之重地,腰为肾之府,颈背属于一身阳经之总管——督脉的位置,这些地方露着,您不受寒才怪呢。
三、吃出内寒
一到夏天,雪糕、冰棍、冷饮,是多少人的最爱,更有甚者早上起来也是一大杯冰水,水果也是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吃,就这样,长期吃着吃着,内寒就吃出来了。
四、虚生内寒
内脏一虚,功能与活力下降,内寒就会丛生。加之现代人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对身体正能量变本加厉地消耗。如果你还不注意养生,就会导致耗的远远大于养的,就导致内脏功能虚弱,内脏运转慢就滋生出内寒了。
五、懒生内寒
动为阳,静为阴,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常运动,气血才能不淤不堵。而现代人最缺的就是这个,在家歇着,出门坐车,上班一坐坐一天,总不动,气血运行就弱,体力就会下降,内脏功能减弱,则寒从内生。
这个外寒就是指外环境的寒,比方说秋冬气温下降,天气寒冷,您穿衣不注意,就容易感受风寒,但有意思的是,现代人其实更多是在夏天受的寒。
天热呀,人体的毛孔张得较大,这是本能,要向外散热,这毛孔张着,您呆在空调屋里猛吹冷风,这时身体连个把门的都没有,寒气就大摇大摆地进入体内了。
怎样去寒?
1、改掉上述不良习惯
朋友们都看到了吗?寒体就是这么被自己养出来的。寒邪淤在体内,降低内脏活力和新陈代谢,便不断堆积脂肪,并且无力排泄毒素,乱七杂八的东西都堆在一起形成肥胖,要想驱寒首先就要改掉上述不良习惯。
2、喝姜汤
人不可百日无姜,由其是对于那些体内有寒气
3、经络灸
经络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好方法,同时也是一个去除寒气的方法,尤其是对手脚冰冷的人更是有着很好的调理作用。
4、避免淋雨
淋雨之后在人的头顶和身上有受寒的问题,如果经常淋雨的话,那么体内的寒气就会增加。
5、科学的饮食
冷,凉,寒性的食物都有可能会增加身体的湿气,因此要注意科学的饮食,由其是冬季的时候更不要吃寒性的食物,由其是一些反季节的食物都有可能
6、科学使用空调
中医认为现代人之所以会有寒气问题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常吹空调,空调的温度过低,从而引起感冒的问题。
7、避免在潮湿的地方呆太久
如果生活的环境湿气太重的话,是很容易寒气容易堆积的。同时如果不得已要经常居住在受潮的环境中的话,那么日常也要经常把棉被,等物品经常拿到太阳底下晒。
8、避免受寒
受寒也会引起体内的寒气过多的问题,由其是在游泳过后更有可能因为受冷而引起寒气的问题。
9、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人只有在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就要自我增强抵抗力,多运动,多接触阳光。
10、禁食一些凉性的食物
众所周知食物有热性和凉性的区分,而一个人如果凉性的食物吃得过多的话,也会使身体会有寒气过重的问题,因此对于那些寒质体质的人来说,日常要减少吃一些凉性的食物,多吃一些热性或温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