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耒纞
耒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302
  • 关注人气:8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心力衰竭,经方为主之论治

(2016-09-18 13:40:33)
标签:

转载

分类: 辨证论治
原文地址:心力衰竭,经方为主之论治作者:

心气不足证   多表现为胸闷,气短,乏力,神疲倦怠,心悸,怔忡,活动后诸症加重,尿少,下肢水肿,自汗,食少,纳呆,面色苍白无华,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疗上应当补益心气。可选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黄芪汤等。

阳虚水泛证   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心悸,气短,精神萎靡,恶寒肢冷,小便短少,双下肢浮肿,严重者甚至全身浮肿,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口渴不欲饮,舌淡,苔薄白或唇青舌紫,脉沉细无力,或结代。在治疗上,当温阳利水。阳虚水泛轻证可选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木防己汤、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重证可选真武汤、四逆汤。​

痰饮停肺证   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不得平卧,痰多、色白、质稀,或呈泡沫样痰,倦怠乏力,头晕,胸闷,短气,心悸,食少,小便少,浮肿,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滑或结代。若合并外感还当见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等。治疗上当化痰利湿蠲饮,宣肺平喘。合并外感的急性期可选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若无外感可选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痰浊痹阻证可选葶苈大枣泻肺汤。

气虚血瘀证  主要表现为面色暗红,口唇发绀,胸闷,憋气,气短,乏力,心悸,怔忡,颈静脉怒张,胁下积块,腹胀,痞满,纳食减少,浮肿,尿少,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脉涩或结代。 治疗上当益气活血,行水消肿。瘀血轻证可选桂枝茯苓丸等。

气阴两虚证  多表现为气短,乏力,心悸,动则加剧,尿少,全身浮肿,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失眠,盗汗,便秘,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或结代。在治疗上,当益气养阴。可选生脉散、增液汤。

阳虚脱证  主要表现 面色晦暗,张口抬肩,喘促,呼多吸少,不能平卧,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心悸,烦躁不安,尿少浮肿,或昏迷不醒,舌质紫暗,苔少,或无苔,脉微欲绝,或散乱。治疗上当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可选独参汤、四逆汤、参附龙牡汤等。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