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台湾名中医张步桃演课1

(2016-09-12 17:36:23)
标签:

转载

分类: 辨证论治
张步桃演讲

●分类:
 一.眼科
 二.耳鼻喉科(耳鸣)
 三.内科(晕眩?痛风?高血压?糖尿病?腹泻?脑性麻痹?退烧?杂病)
 四.呼吸系统(感冒?气喘?慢支?肺气肿?TB?肺炎?肺癌)
 五.肝胆系统
 六.神经系统、精神病
 七.妇科
 八.儿科
 九.男科
 十.老人科
 十一.皮肤科(带状疹?水痘)
 十二.肿瘤科
 十三.方剂
 十四.药物学
 十五.治则
 十六.六经病(营卫气血)
 十七.病历报告
 十八.参考书籍


■眼科
 1.结膜炎,角膜炎→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属少阳→小柴胡汤+木贼草+谷精子+茺
   蔚子+菊花。
 2.结膜炎,角膜炎→由下到上属阳明→葛根汤+川芎;便秘+大黄;竹叶石膏汤。
 3.晕眩,飞蚊症常伴有耳鸣→真武汤,半夏天麻白朮汤+牛膝+车前子(利水而不
   伤正,且明目)+茺蔚子。
 4.珍珠母,木贼草→尤其是眼睛痒。可用蝉蜕+木贼草。
 5.眼红,疲劳,干涩,点眼药水内常含STEROID会造成沉淀,眼压↑→青光眼。
 6.苓桂朮甘汤,真武汤可加车前子,牛膝降眼压。
 7.用六经的方法可治疗眼科病变,可用小柴胡汤,葛根汤,承气汤....等,加减眼科

   用药即可。
 8.「目赤」:见眼睛周围之血脉走向。
  血脉由上往下发展-太阳病:葛根汤。
  血脉由下往上发展-阳明病:白虎汤,葛根汤+川芎,竹叶石膏汤+大黄(便秘)。

  血脉由外往内发展-少阳病:白虎加人参汤,小柴胡汤+木贼草,谷精子,防风。
 9.「翳膜」(白内障):小柴胡汤,真武汤,苓桂朮甘汤(视其兼证用之)。
   五官科用苓桂朮甘汤效果好,对内耳前庭神经失调效好。+神曲+青蒿。
   磁珠丸内含神曲,可治飞蚊症,癫痫。
   └→可镇静,安定大脑。


■耳鼻喉科
 1.晕眩,飞蚊症常伴有耳鸣→真武汤,半夏天麻白朮汤+牛膝+车前子(利水而不
   伤正,且明目)+茺蔚子。
 2.耳朵,眼睛毛病,鼻涕倒流,鼻塞→苓桂朮甘汤。
 3.外感热病引起耳病→小柴胡汤+天花,浙贝。
 4.耳之病变:如流脓加连翘,通窍药最好用麝香,其次用远志,菖浦。
  例:某病例,脚擦伤,感染,恶寒,国泰判为菌血症,外用三黄粉,内服麝香。
 5.鼻衄:犀角地黄汤,犀角可用白虎汤代替,白虎汤亦退大热。
            水牛角不见得可代替犀牛角。

 △耳鸣
 1.神经性耳鸣:用苓桂朮甘汤+神曲+磁朱丸。
 2.多年耳鸣,一耳听不到:考虑肾开窍于耳,用真武汤,肾气丸。
              亦可用磁朱丸(磁铁石,朱砂)
  例:某生耳鸣,有飞蚊症:先用真武汤,半夏天麻白朮汤,后用磁朱丸,再加神曲
    (升发胃气)。
 3.小柴胡汤:口苦,咽干,目眩,耳朵病变(耳鸣,晕眩)。
   眼,耳,鼻病变,要加通窍药;感冒外感:小柴胡汤+加连翘,菖蒲,远志。
   远志,菖蒲→耳病通窍药。最好的是麝香。
 4.耳朵→磁珠丸→铁石→耳鸣,飞蚊症,耳聋。
 5.晕眩,飞蚊症常伴有耳鸣→真武汤,半夏天麻白朮汤+牛膝+车前子(利水而不
   伤正,且明目)+茺蔚子。
 6.耳朵,眼睛毛病,鼻涕倒流,鼻塞→苓桂朮甘汤。


■内科

 △晕眩
 1.肝肾引起:杞菊地黄丸。
 2.紧张引起(神经性):天麻勾藤饮,磁朱丸。
 3.脾肾引起:半夏天麻白朮汤,苓桂朮甘汤,真武汤。
  真武汤:治身振振欲僻地;内耳不平衡或眼压高之眩晕。
  苓桂朮甘汤:治发汗则动经,身振振摇,水饮,另外亦可促进食欲,芳香健胃。
  小柴胡汤:治口苦,咽干,目眩,耳朵病变(耳鸣,晕眩)。
  血压高───┐
  眼压高───┼皆致晕,但血压高之晕兼颈僵,脸红,头胀痛。
  内耳不平衡─┘
  天麻,钩藤,秦艽→治晕。

 △痛风
 1.痛风急性发作→白虎加桂枝汤。
 2.痛风慢性→桂芍知母汤,肾气丸。
 3.痛风→以四妙散+桂芍知母汤。
 4.急性期之红肿热痛:白虎加桂枝汤(原治瘅疟,但热无寒)。
 5.尿酸,痛风→【桂枝芍药知母汤(附子,芍药可止痛),五苓散。
        →【四妙散(苍朮,黄柏,牛膝,薏苡仁,其中黄柏可消炎,消肿)。

        →两者合用可平衡ACID-BASE。
 6.将发未发:桂芍知母汤+当归芍药散+四妙散。

 △高血压
 1.本态性高血压(?):三黄泻心汤(内经云:病在上,取之下)。

 △糖尿病
 1.可分幼年型,依赖型,非依赖型,老人型。
 2.金匮肾气丸可治(?型)。
 3.本病引起之不能屈伸以生脉饮加减。
 4.本病引起之生殖系统问题以当归芍药散,加味消遥散加减。
 5.本病引起之胀气:行气,用木香,乌药,郁金。
 6.本病引起之乳胀:郁金,香附。
 7.D.M.→生脉饮。
  例:翁性女孩,两下肢对称性溃烂,内服当归四逆汤,外用干姜粉+石膏粉。
   上方治疗DM亦有效,使血糖下降,末梢循环上升。
   上方治疗非DM循环下降,冻疮亦可。
   上方治疗小儿吃aspirin而致雷诺氏症亦可。
   上方治疗女性常吃生冷物,MC痛亦可(温经汤,当归芍药汤亦可)。

 △腹泻
 1.大便泻,茎中痛→前后阴。
 2.下利:赤石脂,禹余粮,龙骨,牡蛎+补脾药,如山药能↑肠黏膜厚度。
 3.完谷不化:以四逆辈当基础+五味子,乌梅,山茱萸而大黄,芍药剂量要轻,因
   为会刺激肠管蠕动。
  病例:马祖一老太太,一天拉十几次。
  处方:四逆汤+龙骨+牡蛎+五味子+肉豆蔻+山药。
   有很多面疱,痤疮是因排泄不正常所造成。
   ∴一天最好大便三次。
 4.完谷不化:鸭溏,骛溏。
   黏性便→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
   稀便→通因通用→大承气汤。
   便血:槐花散(其中之侧柏叶主清,荆芥炭...)。
   槐花,地榆,干姜对末稍血管的修护效果很好。
   ┌────────────────┐
   │ 利─属于自体功能性虚之泻泄。 │
   │ 痢─属于细菌性之泻泄。    │
   └────────────────┘
 5.「利」:为自体功能性虚弱之泻泄。
    用四逆汤+龙骨+牡蛎+赤石脂+五味子(酸收:乌梅,山茱萸,山药亦可)。

    五味子,乌梅,山茱萸皆酸,能收濇。
    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白通汤。
    便如鸭溏者:附子干姜甘草汤。
   下利→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理中汤。
  病例:一病人一天拉了十余次,喝水也拉→四逆汤+龙骨+牡蛎(+赤石脂)+五味子(乌梅,山茱萸,山药)酸为收涩药。
  病例:细菌性下痢,急性肠炎→通因通用。
  病例:下利纯清水,心下痛→大承气汤+当归+木香。
    热结旁流→大承气汤。因为吴塘较保守故用增液汤,调胃承气汤。
 6.「痢」:为细菌,病毒引起之肠炎。
   基楚方:黄芩汤。
   葛根芩连汤:治轮状病毒引起之肠炎(协热痢)。
   麻杏甘石汤加鱼腥草:退烧。
   白头翁汤:治里急后重,有窒下感,或下痢渴欲饮水,里急后重。
   赤石脂禹余粮汤┐
   龙骨牡蛎汤─┬┴─下焦(肠)滑脱,下利便脓血。
   桃花汤───┘
   桃花汤:赤石脂一斤(半斤入药,半斤研粉)与糯米煮,加一点干姜,可加侧柏
       叶炭,地榆炭来止血。
   热结旁流:大承气汤或增液承气汤。
 7.热痢,滞下(虽有拉,但拉的不太爽)
   →黄芩汤(黏稠,酸臭,治痢之主方)(万世治痢之主方!)。
   葛根芩连汤→协热痢,急性腹痛。
   白头翁汤→下痢渴欲饮水,里急后重。
   这些方中均有黄连,黄连是一味很重要的药。芩,连,柏乃重要的三焦用药。

 △脑性麻痹(CP)
 1.脑性麻痹:流口水,老人多尿,频尿 →甘草干姜汤。
 2.脑性麻痹手一直乱动,运动神经混乱 →芍药甘草汤。
 3.脑性麻痹,手足蠢动,流口水:
  手足蠢动:芍药甘草汤。
  流口水(车祸,中风,小儿长牙):甘草干姜汤,理中汤。

 △退烧
 1.麻杏甘石汤加鱼腥草:退烧。
 2.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退低热(38度左右)。
 3.大承气汤:退高热+便秘(病在上,取之下),加海藻,昆布,海带(软坚)。
  病例:张小弟有癫痫史,脑膜炎,高热便秘数周,无法下床,以大承气汤+勾藤,天麻,全蝎,蜈蚣,牡蛎(介类多有潜阳作用),吃到第八包才泻,再吃清心涤痰汤,肾气丸去桂附,慢慢可以下床)。
 4.高热→伤寒化斑→化斑汤(白虎加参汤变化而来)。
   化斑汤→玉女煎→消风散(风热型),甘草石膏为白虎汤。
      高热发斑,全身水肿→越婢加朮汤+车前子+丹参+荆芥+牛膝+丹皮+连翘→作用在血分。
  病例:发烧一个月,台大判为SLE,用小柴胡汤加减使烧退,但WBC仍低,再加黄耆,山药,WBC升至5000,仍有心内膜积水改用真武汤)。
   木防己汤+浮萍,车前子+越婢加朮汤(感冒引起之急性肾功能衰竭)。
 5.急性肺炎,呼吸喘促:麻杏甘石汤+鱼腥草+败酱草+粉光参(虚或小儿加之)。

   (唇黄黏稠、舌唇红绛)
  病例:长期吸烟致肺气肿,再加外感而致肺水肿。用:生脉散+木防己汤(去石膏)+千金苇茎汤(苇根)+冬瓜子(消炎利尿)+薏苡仁。
   麻杏甘石汤+冬瓜子+鱼腥草+百部+苇根。

 △杂病 
 1.甲亢→方用炙甘草汤+软坚散结(海藻,昆布),溃坚(穿山甲),牛蒡子,天
   花粉。
 2.口腔炎,胃不和,牙周病→口臭→甘露饮(二冬二地石斛养胃阴)。
 3.喑废→地黄饮子+竹沥或竹茹。
 4.脚抽筋→芍药甘草汤+牛膝+木瓜。
 5.下肢坏(脱)疽:疽首先考虑D.M.,应降低血糖。
   外用:干姜粉(热)+石膏粉(辛寒)  
   内服:以当归四逆汤来处理,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6.车祸,眼睛充血(黑青)→苓桂朮甘汤+活血化瘀药。
 7.便秘可用入肺经药,因肺与大肠相表里。
   缪希壅曾治长年便秘屡试不彰,后于方中加「紫菀」才有效。
 8.肾病症候群→猪苓汤中之阿胶,可↑RBC,↑血小板数,↑Hb
   旱莲草,鸡血藤,当归补血汤可改善血色素。
   肾气丸,五苓散,春泽汤亦可用。
 9.「水脑症」又称「雷头风」。以清震汤治疗(荷叶,苍朮,升麻之辛香以通窍)
   中风,开刀,车祸皆会引起水脑症。
 10.「痰饮」之处理:呼出心与肺,心肺之阳有碍:苓桂朮甘汤+生脉饮。
            吸入肝与肾,肝肾之阴有碍:肾气丸。
    内经:心肺之阳有碍,鼻为之不利,故苓桂朮甘汤亦治鼻水倒流。
    治痰饮咳嗽多可由肠胃系治疗着手(如二陈汤,三苏饮,苓桂朮甘汤)。
 11.「黄疸」:
  a)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皮肤痒好用(梓白皮可用茵陈或桑白皮来代替)。
  b)便秘:用茵陈蒿汤。
  c)肝胆方面问题(不吃胀,吃了更胀):茵陈五苓散+小柴胡+黄水茄(?)。
 12.「血尿」:
  a)原因:结石,肿瘤,尿毒,高温工作者(如厨师,汗液流失多,血液黏稠,血球破坏,血管易破)。
  b)外感血尿:导赤散(泻心小肠火)+地黄+阿胶(有修补作用)。
  c)效果差:用泻心导赤散(导赤散+黄莲+车前子+仙鹤草)。
  d)知母为百合科植物,有修补微血管作用,有黏腻性,有通透,滑动性,(凡百
    合科植物皆有黏腻性,有通透,滑动性)。
  e)化石草,虽能化石利尿,但会伤肠胃,故不喜用,要重加黄耆或平胃散。
  f)鸡内金,含酵素,化石作用强(good),化食积。
  g)冬葵子,滑石,冬瓜子,阿胶,地龙:虽不能化石但可使石子滑动,使平滑肌*
    蠕动而排石。
  h)地龙:亦治气喘,心脏病。
  i)尿血:仙鹤草、藕节、冬瓜子、玄参、白茅根。
 13.「便秘」:
  a)上中焦实热:凉膈散。
  b)便秘:用肺大肠相表里药,可选杏仁、冬瓜仁、桔梗、元参。
  c)缪希壅曾治长年便秘屡试不彰,后于方中加紫菀才有效。
 14.「呃逆」分:
  a)噫气:旋覆代赭石汤(幽门狭窄,喷射式呕吐)。
  b)嗳气:旋覆代赭石汤+制酸药(炭山楂,神曲,乌贝散),(海中动植物皆可
       制酸,因其咸)
 15.呕:旋覆代赭石汤+半夏,生姜,属寒,若为虚寒,用丁香,柿蒂。
    呃:见上,属热,若为虚热,用竹茹。
 16.「尿道狭窄」:牛七,车前子,乌药,济生肾气丸。
 17.「SLE」:
  a)是血瘀病。
  b)如一直发烧,长期服用steroid者,玉女煎+仙鹤草+连翘。
  c)两颧发蝴蝶斑,热象:六味地黄丸,化斑汤。
 18.「BPH」:刚开完刀,不尿:化瘀法。
  处方:猪苓汤(走前阴)+桃核承气汤(走后阴)+牛膝+木香(止痛)+冬葵子
           ,甚者可加车前子。(猪苓汤→治肾结石,膀胱,尿道结石)。
 19.「厥」可分以下几种:
  a)热厥,便秘:承气汤类(伤寒论中心中懊侬,用栀子豉汤)。
       不便秘:白虎汤。
       未确定:四逆散(乃小柴胡之变方)。
  b)寒厥,脉微厥,四肢冰冷:当归四逆汤(少阴篇,亦治D.M.引起之末梢神经之
                坏疽), 四逆汤(心脏血管引起之厥)。
       燥无暂安时,此为脏厥:四逆汤,通脉四逆汤。
  c)蚘厥,四肢厥冷,烦须臾复止(吐蚘时烦):乌梅丸,蒋氏化虫丸(幼科心法)

                                 使君子散(小儿药证直诀)

  d)痰厥,呼吸受阻,嘴唇发黑,四肢冰冷:瓜蒂散。
 20.「瘖」,指语言中枢之障碍:地黄饮子(肾气丸之变化)。
 21. 尿毒症,血色素偏低:猪苓汤。
    BUN上升:越婢汤,越婢加朮汤。
    肾病症候群:猪苓汤中之阿胶可上升RBC及血小板数及Hb。
    旱莲草,鸡血藤,当归补血汤,可改善血色素。
    肾气丸,五苓散,春泽汤亦可用。
    车前子,白茅根:治血尿,蛋白尿,急性肾炎。
 22.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以水八升,酒七升各半煎效果较好)
    ,含阿胶。加酸枣仁效果好,不用火麻仁因内有阿胶,地黄。
    麻黄先煎,去泡沫,怕其烦。
 23.虚劳里急(腹拘急),腹中痛,心悸:小建中汤+四君子汤,玉屏风散,六君
    子汤,木克脾土之病,以小建中汤改善体质。
 24.五官中:
  a)阙(两眉中),主心;明堂(鼻上),主肝胆;颧,主肾;人中,主肾之生殖。

  b)TB,SLE,造成之肾水亏:炙甘草汤,补肺阿胶汤。
  c)喉鼻有病:桔梗汤。
  d)一躺下就咳的很厉害:皂角。
  e)吐血:白芨。
  f)声音沙哑:麦门冬汤+诃子,殭蚕,蝉蜕。
  g)肺之虚证:清燥救肺汤。
  h)傅青主用蝉蜕治破伤风,破伤风→蝉蜕(声音沙哑),殭蚕,诃子。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气喘、慢支、肺气肿、TB、肺炎、肺癌)

 1.鼻流涕:麻杏甘石汤+百部,葶苈子,苇根,苡仁(护脾胃),鱼腥草,冬瓜子。

    浊涕:麻杏甘石汤+桑白皮+鱼腥草。
    风热→麻杏甘石汤。
    湿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当归拈痛汤代)+茵陈五苓散。
   感冒鼻窦发炎,鼻流清涕:小青龙汤,苓桂朮甘汤,葛根汤。
  病例:唐老先生,抽烟,肺气肿史,由于感染,昏迷两个多月,肺积水,体温41度。

  处方:麻杏石甘汤+百部、葶苈子、苇根、苡仁(护肠胃)、鱼腥草、冬瓜子。
   肺疾→养阴。
   肺炎→麻杏甘石汤(可抗病毒)+鱼腥草+败酱草。
   肺主皮毛→故麻杏甘石汤(解风热)主之。
   (麻黄+石膏→可不致于大发汗,有人麻黄用至五两,石膏亦要重用。)
 2.咳嗽→多从肠胃系统处理。
   燥咳:贝母,杏仁,北沙参皆能润肺。
   半夏,前胡,杏仁,旋覆花,代赭石,降逆药,治咳有效。
   干咳、燥咳,T.B.吐血→补肺阿胶散+白芨,清燥救肺汤。
 3.哮喘→有些旋覆代赭石汤会呕吐。
   泻白散+麻杏甘石汤→风热型喘证有独特效果。
   「哮喘」:以前胡,半夏,杏仁,厚朴,代赭石,旋覆花下气。
   旋覆代赭汤治喘,降逆。
   加芍药甘草汤,治呕如喷水(芍药甘草汤可松弛平滑肌)。
 4.慢性咽喉炎→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促食欲,治支气管炎,是竹叶石膏汤之变方。
 5.急性肺炎,呼吸喘促→麻杏甘石汤+鱼腥草+败酱草+粉光参(虚或小儿加之)。

   急性肺炎+急性肠炎→麻杏甘石汤+鱼腥草后,再使用葛根芩连汤。
    ↓
   痰黄黏稠  {越婢汤        →证同麻杏甘石汤证
   舌唇红绛  {泻白散(竹叶,桑白皮)→证同麻杏甘石汤证
    ↓
   麻杏甘石汤证
  病例:长期吸烟→肺气肿→外感→肺水肿。
  处方:生脉散+木防己汤(去石膏)+千金苇茎汤(苇根)+冬瓜子(消炎利尿)
     +苡仁;麻杏甘石汤+冬瓜子+鱼腥草+百部+苇根。
   肺为水之上源,合大肠→故有些人便秘,拉肚子。
 6.咳血,肺结核,肺燥,鼻衄→清燥救肺汤。
   肺虚咳嗽咳血→补肺阿胶汤;阿胶:有修补的作用。
  病例:基隆八十几岁老太太肺癌。
  处方:生脉散+麻杏甘石汤。
  a)沙参麦冬汤可治咽痛,同银翘散,桑菊饮等上呼吸道感染;
   而麻杏甘石汤用于较深之肺部问题。
   清宫汤,安宫牛黄丸等,用于脑膜炎。
  b)小孩刚出生时,急性肺炎发烧:麻杏甘石汤+加鱼腥草(+粉光参)。
    因可治目眩,故眼科疾病可用(素问74篇病机19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乃阴阳平衡也。
    如肺炎兼有肠炎症状:麻杏甘石汤+葛根芩连汤。
  c)麻杏甘石汤治浓痰,鼻涕黏,解风热,可加沙参,冬瓜子。
    打嗝,打呼,异位性皮肤炎(红肿热痛):麻杏甘石汤可治。
    头皮痒(外洗):麻杏甘石汤+苍耳子,百部,黄柏,苦参根,(无破皮加薄
            荷,荆芥),以芫荽加酒擦亦有效。
  d)甘草汤,桔梗汤:可清除黏膜痰饮,治喉咙痛。
    咽痛:芍药甘草汤,桔梗汤。
 7.「肺气肿」,痰多:苓桂朮甘汤。
   咽痛:苓桂朮甘汤+桔梗。
   调养:生麦饮,肾气丸+北沙参+冬瓜子+川贝母。

   
■ 肝胆系统:
 1.急性肝炎,黄疸→栀子系列。
 2.┌─────────────────┐
   │病轻───────────→病重 │
   └─────────────────┘
   茵陈,栀子系列 柴胡系列  厥阴气上撞心 结胸,有痛感
   │   │   膻中心中疼热  │
   │   │           │
   ↓   ↓           ↓
   胸中窒 胸胁苦满      少腹至胸硬满痛
 3.胆结石:川楝子,木香,郁金。
 4.小柴胡汤有疏泻肝胆,疏通淋巴管之作用。
 5.猛暴性肝炎→金匮之暴黄,急黄。存活率约10%。


■ 神经系统、精神病
 1.巴金森氏症可参考金匮CHP.19跌蹶。
   大脑皮质开窍药→远志,菖蒲,益智仁。
  症状:手抖,愈走愈快→脚酸僵硬(乳酸堆积)。
  处方:甘麦大枣汤(安定大脑)+芍药甘草汤(松弛肌肉,抗痉挛抽筋)+牛膝+
     木瓜。
  脚抽筋:芍药甘草汤+牛膝+木瓜。
 2.自闭症的治疗:→参考百合病,甘麦大枣汤,逍遥散系列,柴胡系列。
   并从人际关系,背景方面处理。
 3.百合病:指精神耗弱症,用百合地黄汤。
 4.外受伤失血过多,造成大脑痿缩常生癫痫→定况丹(医学广笔记)。
   小孩癫痫,可针人中(很确定),内关,神门或按压涌泉。
 5.颜面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皆可用葛根汤加减治。
 6.精神官能症,其人如狂,发狂:桃核承气汤,抵挡汤。
 7.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癫痫(西药多有思想呆滞之副作用)。
   酌加勾藤,天麻,全蝎,蜈蚣,殭蚕,蝉蜕,莲藕(通血中瘀阻)。
 8.癫痫症:承气汤,柴胡龙骨牡蛎汤。
   客忤惊风(包括癫痫):天麻,秦艽,疆蚕,钩藤钩,蝉蜕(破伤风之抗惊挛)。

 9.妇人脏燥,无故宿悲伤:甘麦大枣汤。
   一般睡不着觉:甘麦大枣汤。
   小儿夜啼,不睡觉:甘麦大枣汤。
 10.精神官能症(精神紧张、失眠),老人病,皮肤科,失眠→现今中医方向。


■妇科
 1.妇人乳中虚:竹皮大丸加减,喘加柏子仁(凡仁皆润),有松弛作用。
   呃逆分:热,舌质红绛,便秘,手足心热...。橘皮竹茹汤(虚热证)。
       寒,唇白,便清长,口淡...。丁香柿蒂汤(虚寒证)。
   竹皮大丸:妇人产后乳中虚,亦治虚热呃逆。
 2.白带:平胃散+半夏厚朴汤。
   白带分泌↑,亦可用平胃散+半夏厚朴汤。∵肝经环阴器。
   阴痒加杀菌药→黄柏,蛇床子(可外洗+苦参根,黄柏,百部)。
 3.产后吹风→产后风,头风→头痛→视力模糊。
   产后,舌头痛→化瘀泻热→生脉散+远志,菖蒲。
   产后风→竹叶汤效果好→葛根汤变方。
   作月子时,洗头(不吹干)而致头痛,即产后风:竹叶汤,清风膏。
   眼糊:肝血问题,用逍遥散,杞菊地黄丸。
   吃生冷:小建中汤。
 4.呕吐:香砂六君子汤,小半夏汤。
   「妊娠呕吐」:半夏干姜人参丸,小柴胡汤,香砂六君子汤,温胆汤。
          药:竹茹(橘皮竹茹汤),苇根(竹皮大丸),可止呕。
 5.当归四逆汤→M.C.痛,脱疽,坏疽,肢端血循差,冻疮,富贵手。
    ↓
   桂枝汤去生姜,若寒加生姜,吴茱萸。
   女子经期爱吃冰,造成M.C.痛,亦可用温经汤,当归芍药散,当归四逆汤。
   吃ASPIRIN →下肢血液循环不良(RENALD'S SYNDROME)→当归四逆汤。
   冻疮→当归四逆汤。
   当归芍药散,治M.C.腹中绞痛或骨盆腔发炎。
  病例:一女性病人,十余年腹痛,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愈。
   温经汤可治M.C.过多,过少或不孕皆可用。
   女子每次月经来痛,腹中绞痛:当归芍药汤+温经汤。
 6.孕妇体胖痰多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保养。
   瘦人有火者用当归散保养。
 7.心主血液,心为舌之苗:产后舌痛五个多月,用仲景方,四逆汤+丹参,川七,
              远志治疗,若辨证正确,则疗效迅速。
 8.妊娠九个月不得尿:金匮肾气丸,张子和用吐法。
 9.傅青主女科创:生化汤。
   傅青主男科用蝉蜕+黄酒,通圣至宝丹(防风通圣散变方),治破伤风。

     
■儿科
 1.小孩疝气首选当归四逆汤加川楝、小茴香。
  病例:小学生不小便时阴茎收入腹中,用上方+川楝+茴香+乌药+藿山石斛。
     (石斛有黏液质的东西,对海绵体有效)
  病例:青年因车祸伤及阴茎,手术后不勃起,用当归四逆汤+川楝+小茴+巴戟天
     +霍山石斛,有改善,但没大起色。
     后参考缪希壅(仲醇)医学广笔记加-鱼鳔(医案可参考性高)。
 2.小孩之遗尿就是大人之梦遗,失精。上方+益智仁+远志+菖蒲。
   (金匮虚劳篇:脉诸芤动微紧,男子梦遗失精,女子半产漏下。)
   (芤脉:短暂时间之大出血,惊吓,失水。)
   (细小脉:长期失血。)


■男科
 1.藿山石斛,冬葵子因其内含胶质,对降血压,性生活过度,糖尿病所引起之前阴
   不射精亦有效。
 2.长期吃降血压药→小弟不举→冬葵子,石斛,麝香,远志,菖蒲。
 3.生殖系统胀痛→当归芍药散,逍遥散+郁金(血中气药)+香附。
 4.肥胖者睡觉打呼,鼻中隔弯曲打呼→麻杏甘石汤(肺开窍于鼻)。
 5.「解酒」(前,后):三黄泻心汤,葛根芩莲汤(因酒后血管舒张,药后收缩血
             管,下降酒精入血管内)。
   猪苓汤+葛花+茵陈,有利尿,解酒作用。
   葛花解酲汤亦可。
 6.精索静脉曲张:当归四逆散、牛七、苡仁、益智仁、连翘、川楝子。

 ◎肾脏系疾病:
 1.肾没有实证,只有虚证,故不能泻。阴多→+附子+肉桂→阳化其阴。
 2.遗尿:以麻杏甘石汤加减,肺为水之上源。
      老人用肾气丸+菖浦+蒲黄+山药(收涩)+山茱萸(收涩)。
 3.遗尿,梦遗,失精,惊悸→妙香散(含山药),桂枝加龙牡汤或桑螵蛸散。
   金锁固精丸(含龙牡,芡实)→收濇。
  比较:失禁→有感觉;遗尿→无感觉。
 4.急性肾丝球肾炎:用白茅根,猪苓汤(含阿胶,可修补炎症之肾损害)。
   (鱼腥草=戟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