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夏季发热 中医外治有方
			
					(2015-06-05 18:35:20)		
		
			
				
					| 标签: 健康患儿小儿药液发热 | 分类:
						儿科疾病类 | 
			
		 
						
		
			
| 
| 小儿夏季发热
中医外治有方 |  
| □ 时 乐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  
|  |  | 
| 
    小儿夏季发热,常见病因有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和小儿夏季热。因小儿服药困难,可以用外治法治疗,且外治方药用药少、价格低、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疗效不亚于内服药。现将我院孙浩老中医的几种外治方药和用法介绍如下。 
    沐浴法 
    藿香、香薷、竹叶、大青叶各30克,豆卷30克,薄荷、浮萍各15克,煎10分钟左右,共煎汁2000~2500毫升,滤去药渣,倾入盆中,待水温降至40℃~50℃时,置患儿于水中,半仰卧,频频用手带水在患儿腋下、胸、背、手足心等处抚摩,约10~15分钟后,将患儿抱起,擦干身体,隔3个小时后再如法1次,3次为1疗程。本法适用于6个月~2周岁小儿。 
    灌肠法 
    生石膏(先煎50分钟)50克,连翘15克,荆芥10克,赤芍10克,芦根10克,后四药煎25分钟,共煎成药液200毫升,瓶贮备用。用时按3ml/kg,作保留灌肠。可使用开塞露空塑料瓶吸入药液,将瓶颈插入肛管内,挤压瓶身即可。保留时间约1小时,每天可进行3次。 
    敷脐法 
    藿香、香薷、板蓝根、砂仁各2克,薄荷1克,炒苍术3克,共研细末,每次用1克,将药末倒入患儿肚脐中心,上覆纱布一块,用普通胶布或纱布绷带固定,每隔3~4小时换药1次。此法适用于发热并有腹泻患儿。 
    滴鼻法 
    喜炎平注射液或柴胡注射液,用2毫升注射器吸入药液,将药液逐滴滴入双侧鼻腔,2~6个月患儿各滴2滴,7~12个月患儿各3滴,1`3岁患儿各4滴,4~6岁患儿各5滴,每日3次。此法适用于高热不退者。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方法用于不同的证型和表现,医生当区别谨慎施用。 | 
							
		 
						
		
        	
            
	        	
	            	
	                 喜欢
喜欢
	             
                                
                    0
                     赠金笔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