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中理气话吴茱萸

(2015-04-25 18:07:04)
标签:

健康

吴茱萸

黄水疮

涌泉穴

足心

分类: 用药经验
温中理气话吴茱萸

    吴萸又称吴茱萸、左力,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未成熟的果实,其性温,味辛苦,有毒,入肝、胃经,具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功效,可以治疗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腔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等症,尤其对呕吐吞酸、腹痛泻痢有奇效。有专家称:“吴茱萸宣湿痹,通络活血,温中降逆,开郁化滞,润肝燥脾,治吞酸吐泻,腹痛转筋等。吴茱萸、丁香煎后放些糖,不刺激咽喉,有温热止痛之效,为宣痹之药。”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吴茱萸有抗菌作用,对霍乱弧菌、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加颈动脉流量及驱除蛔虫的作用。常用验方如下:

    内服

    嗳气吞酸、胃气虚冷:取吴茱萸、干姜各30克,共为细末,每服3克,米汤汁送服。

    呕而胸满及干呕:吴茱萸20克,人参5克,生姜10克,大枣6枚,水煎温服,日服3次。

    老人多年脾虚泻泄:吴茱萸4克,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后,水煎去渣取汁,加入少许精盐服下,能起到暖膀胱、清水道、固肠胃的作用,效果明显。注意:吴茱萸性温,凡阴虚火旺忌服。

    外用

    降血压:取吴茱萸30克研末,用醋调匀,睡前敷于两足涌泉穴(足心),用纱布褁好,一般12~24小时显效。

    慢性消化不良:取吴茱萸粉3克,用米醋6毫升,调成糊状,加温至40℃左右,然后摊于两层方纱布块上,约0.5厘米厚,将四周折起,贴于神阙穴(肚脐),用胶布固定,12小时更换一块,能够调整胃肠功能,温里、去寒、止痛,尤其对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疗效显著。

    慢性口腔溃疡:取吴茱萸15克,研细末,用适量米醋调成糊状,涂在纱布上,敷于双侧涌泉穴(即足心),贴24小时即可。

    牙齿疼痛:用吴茱萸煎酒含漱。

    黄水疮:吴茱萸研末,局部涂敷。(韩德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