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胆泻肝汤治汗腺炎

(2014-08-22 13:55:06)
标签:

龙胆泻肝汤

肝经湿热

结节

汗腺炎

木通

分类: 皮肤科疾病类
龙胆泻肝汤治汗腺炎
□ 马建国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

    孔某,女,28岁,2013年9月5日初诊。

    患者述其1月前阴唇两侧始有灼热不适,略疼痛感,几天后有2个蚕豆大小坚硬结节显著隆起,皮色红肿,痛感加重。某院诊为化脓性汗腺炎,予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注射数日,结节有所消退,但停药后又反复再现,症状同前。患者述其每次皮疹发生时,均有头痛目眩,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色黄,尿有热感。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证属肝经湿热下注较久,未得清解,蕴结化毒所发。治以清泻肝经湿热,解毒消炎散结。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处方:龙胆草10克,柴胡9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车前子10克,木通5克,泽泻10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金银花30克,穿心莲10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甘草9克,7剂,水煎服,日1剂。第3煎待温熏洗坐浴,忌食腥辣之物。

    二诊:服药后阴部结节明显缩小,痛感大减,肤色转淡,头痛、目眩、口苦症状减轻,小便正常,余症皆轻。方中去木通、车前子,泽泻减为6克,公英、地丁、银花减为15克,续服7剂后,结节全消,诸症治瘥。两个月后随访未发。

    按  化脓性汗腺炎,古医籍中早有记载,如《外科正宗》载:“妇人阴疮,乃七情郁火伤损,肝经湿热下注所致。”《疡医大全》载:“阴户一边结肿,亦有两边结肿,名曰阴茧,得之于肝火湿热。”本例虽经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不久仍反复再现,询其因辨其症,病之根本是肝经湿热下注,蕴结化毒,而呈炎性结节,故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中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清解肝经之热;车前子、木通、泽泻导湿热下行;公英、地丁、银花、穿心莲清热解毒消炎;佐丹皮、赤芍清火散结。诸药互用,使肝经湿热得以清利,热毒得以清解,炎症消退,结节消散,而收全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