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泻条口治肩周炎

(2013-12-20 16:49:04)
标签:

疗效

泻法

劳动者

下肢

范围

健康

分类: 针灸按摩保健类
独泻条口治肩周炎
□ 侯中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穴性特点】

  条口为足阳明经穴。位置在上、下巨虚之间,胫、腓骨间隙中,位于条状肌肉处,上通于胃,下达足跗,故名条口。

  在犊鼻下8寸,犊鼻与下巨虚的连线上取穴。本穴具有祛湿温经、舒经活络的作用。

  《针灸甲乙经》认为该穴可治疗“胫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针灸大成》指出该穴主治“足麻木,风气”,历代各家各有论述,同时补充了许多配伍。

  现代主要用条口穴治疗小腿疼痛、脘腹痛、下肢麻木、肩周炎等疾病。

  【操作技法】

  用条口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一般取坐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8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取穴,左肩病针右侧,右肩病针左侧,进针后针尖朝向承山穴方向,可采用“烧山火”法,得气后嘱病人患肢做上举、摸腰背、攀对侧肩膀等动作,动作由慢到快,用力不宜过猛,行针3~5分钟即可。

  【诊疗现场】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肩关节周围炎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妨碍日常生活。因此,只有积极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其治疗主要是针对关节疼痛、关节僵直及功能障碍。根据多名名医的临床经验,运用条口穴治疗肩周炎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例某女,50岁,2003年9月6日就诊。

  患者主诉右肩关节疼痛6月,当劳动或受凉后症状加重,夜间凌晨尤甚,影响睡眠,穿衣、梳头、写字均受限。检查: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后伸、外展、内旋活动受限,肩关节周围压痛明显。血沉、抗“O”、X线片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诊为肩周炎。

  嘱患者坐位,取条口穴,皮肤常规消毒,以2寸毫针快速入1.5寸,用泻法。针时嘱患者活动患肢。治疗5次后,症状消失,肩关节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又治疗5次,病告痊愈。随访2年无复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