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耒纞
耒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236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渊止呃逆降气冲

(2013-12-02 15:42:08)
标签:

谷以

胸闷

技法

桡动脉

方法

健康

分类: 针灸按摩保健类
太渊止呃逆降气冲
□ 侯中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穴性特点】

  太渊,乃手太阴肺经原穴。仰掌,腕横纹上,于桡动脉桡侧陷中取穴。太,大也。渊,深也。

  穴为肺经原穴,八会穴之脉会。言其脉气所大会,博大而深,故名太渊。

  本穴有止咳化痰,扶正祛邪之功。《金鉴》载该穴可治:牙齿疼痛,手腕无力疼痛,及咳嗽风痰,偏正头痛。

  而现代临床可治胸肺、头面及经脉所过之处疾患:如咳嗽,气喘,咯血,喉痹,失音,胸闷,心痛;头痛,牙痛,目生翳膜,口眼歪斜;手腕疼痛无力,掌中热,缺盆中痛等。

  【操作技法】

  取穴:太渊,寒气甚者可加阴谷。

  操作:太渊用直径0.30~0.35毫米、长25毫米毫针,避开动脉,直刺10~15毫米,施用捻转补法,或平补平泻法;阴谷以直径0.30~0.35毫米、长40~50毫米毫针,直刺25~40毫米,行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内统计疗效。

  【诊疗现场】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逆连声、气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的病症。如病情迁延日久难愈,呃声频频,妨碍谈话、咀嚼、呼吸、睡眠,或因手术而发生呃逆,增加创口疼痛,影响愈合等而成顽固性呃逆。针刺治呃逆方法很多,临床可取太渊穴为主治疗呃逆,疗效满意。

  陈某,男,43岁,于2004年3月18日来诊。

  因近1周来感冒迁延未愈,1天前出现呃逆有声,每次持续约1小时后稍减,之后又加剧,经他院予以屏气、非那根足三里穴位封闭等处理,症状无明显改善。

  诊为风寒外邪经肺系犯及阳明胃,寒气与胃中谷气相攻,肺胃之气上逆而发为呃逆。

  即取太渊穴针刺入12毫米,行针时呃逆即减轻,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1次,出针时呃逆已停止,当日无复发。后继续巩固治疗2次,随访10天未再复发,以后也一直未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