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三型辨治红斑性肢痛病
(2013-05-08 18:59:48)
标签:
朱时祥肢端皮损木瓜桑枝健康 |
分类: 辨证论治 |
|
|||
红斑性肢痛病,属于中医的“血痹”范畴。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与植物神经紊乱,或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细小血管对温度反应过度,或血液中血清素钙化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因体虚,腠理不固,外受风寒湿邪侵袭,寒湿郁而化火,风热合而相煽,风因火而动,湿被热蒸,使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滞,不能通达,留着四肢,致气血失和。 本病好发于手足,患处皮肤红肿热痛、出汗,时有凹陷性水肿,皮损处温度比正常皮肤高2~4摄氏度。男女均可发生,中年以上者多见。大多数在晚间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在发作间歇期局部麻木感或疼痛。长久站立,局部加热,运动或肢体下垂等,可诱发加剧,患侧脉搏较健侧强。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三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血热型
湿热型
血瘀型 注意事项:急性发作期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双脚过暖,保持情绪稳定。穿着透气的鞋、袜。忌酒及辛辣的食品。(朱时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