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三法治疗黄褐斑
(2013-01-14 17:03:22)
标签:
良效逍遥丸月经不调郁久则黄褐色健康 |
分类: 皮肤科疾病类 |
|
|||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皮肤病,亦称为“肝斑”、“黧黑斑”。主要表现为脸面部的色素沉着斑,轻者为淡黄色或浅褐,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以眼部下外侧多见;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似面罩般遍布于面部。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内分泌失调为主要原因。 陈宝贵临证秉承《灵枢》“司外揣内,司内揣外”之旨,认为凡病正如《丹溪心法》所言:“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根据临床黄褐斑者多为女性,而黄褐斑者十有八九伴有月经不调,陈宝贵认为黄褐斑实为月经不调的外在表现,月经调则色斑退。故临证治疗黄褐斑常用疏肝调经、健脾调经、化瘀调经三法调治。具体三法如下。
疏肝调经
健脾调经
化瘀调经 典型病例 韩某,女,32岁,面部色斑2年余,加重3月。症见面颊部对称性黄褐色色素沉着,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无腹痛腹胀,夜寐梦多,平日困倦,舌胖暗,脉弦细。诊为肝郁脾虚,方选逍遥丸合归脾汤加减。处方:白术10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柴胡6克,甘草6克,当归15克,干姜6克,炒栀子10克,黄芪20克,远志5克,党参15克,香附10克。7剂,日1剂,水煎300毫升,分3次温服。 复诊:药后面部色斑变浅,时值经期,诉月经量仍不多,乏力较前好转,上方加阿胶10克,续服7剂。嘱每次经前7天服上方。连服3个月后月经量、色皆正常,面部色斑消失。 按:黄褐斑又称“肝斑”,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肝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推动血液运行和津液疏布。若情志失调,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致使气机紊乱,郁结不畅。同时,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瘀阻脉络,气血不能上荣于面部肌肤,则出现郁滞症状,面部黄褐斑即是人体肝郁气结、血行不畅的外在表现。轻者疏肝解郁以调经,郁久则肝郁乘脾,治疗需疏肝健脾,脾虚久则气化失司,无力推动血行,致气滞血瘀,治疗当以化瘀通滞为主。临床参此治之,可收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