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成药治痄腮

(2012-03-30 19:37:33)
标签:

宁夏回族自治区

普济消毒饮

银翘解毒丸

牛黄解毒

至宝丹

健康

分类: 用药经验
中成药治痄腮
□ 张兴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医院

  痄腮是由风热时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耳下腮肿疼痛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冬春易于流行,学龄儿童发病较多,又称腮颌发、蛤蟆瘟等。现代医学称为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药对该病的辨证治疗也有着较好的效果,如果再配合西医治疗其效会更佳。

  风热在表:症见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咽红,舌质红。治宜清热解表,药用银翘解毒丸。

  热毒壅结:症见壮热头疼,烦躁,口渴欲饮,食欲不振,或伴呕吐,咽红肿痛,腮部漫肿,胀痛坚硬拒按,咀嚼困难,舌质红、苔黄。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药用牛黄解毒丸、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五福化毒丸等;汤药可选普济消毒饮加减。

  邪毒内陷:症见壮热,头疼项强,重则抽搐昏迷,有苔或无苔。治宜清热解毒,熄风镇惊。药用至宝丹、紫雪丹,汤药可选汤药普济消毒饮加减。此型患儿易合并脑炎,必要时中西医共同治疗。

  邪毒引睾窜腹:多有睾丸一侧或双侧肿胀疼痛,并有发热战栗,脘腹硬痛,少腹疼痛,呕吐,小便短涩,舌红。治宜清泻肝胆,活血止痛,药用龙胆泻肝丸。必要时中西医结合同治。

  春季正是该病的多发期,发现患儿应及时隔离,至腮腺肿胀消退后5天左右为止;有接触史的易感儿童,可每日用板蓝根15~30克煎服,或用板蓝根冲剂冲服;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多喝开水,禁食肥腻、辛辣等刺激性食品,以用流质或半流质食品为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