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肿
(2012-03-15 21:14:58)
标签:
蒲公英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肝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健康 |
分类: 用药经验 |
|
|||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入药用其全草。春夏花初开时采集,洗净晒干备用。 蒲公英,是味苦性寒的药物,功能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它是治疗外科痈疡的常用药,主要用于疔疮、乳痈、瘰疬、肠痈,以及肺痈、目赤、咽痛、热淋、黄疸等疾患。对于急性热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肝炎等,功效最为显著。 蒲公英还有清泻胃火的作用,有人认为:一味蒲公英,功胜白虎汤。胃经有火,蒲公英比黄连的作用还好。长期服用,对胃亦无大碍。若研末服用,还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叶橘泉教授曾遇到一位以鲜蒲公英治愈的肝病患者,对其治疗经过感受颇深。患者为中年妇女,病由黄疸转为黑疸,面目青褐,胸满腹胀,顽固性便秘,家中贫困不堪,难以维持。他人认为,黄疸转为黑疸,已属不治之症。叶老给予免费治疗,送服几剂中药,略有好转。后嘱其家属挖取蒲公英煎汤服用(每日约90~120克),服用一月余,未花分文,竟将迁延一年零七个月的慢性肝胆病治好了。叶老感叹道:“过去我也常用蒲公英,而这次单独用其鲜草,未料竟有如此的威力,这就增加了我对中药的用法、剂量及疗效关系的新认识,使用单味药时剂量应增加。”清代《本草新编》中有言:“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 药理研究 据药理与临床研究证明,蒲公英具有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蒲公英还有疏通乳腺管的作用;对胃溃疡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及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用鲜蒲公英制成的流浸膏外涂可治下肢溃疡。本品对蛇咬伤早期效果较好;鲜品外敷可治疗烫伤;对急性肝炎有降酶作用。大剂量煎水熏洗治疗沙眼有效。 药膳
蒲公英粥 此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急性乳腺炎、乳房肿痛、急性扁桃体炎、泌尿系感染、传染性肝炎、胆囊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结膜炎等。每日1剂,可连服3~5天。
蒲公英黑豆羹 此羹清热解毒,养血祛风,止痒生发,用于斑秃。
蒲公英饮 此饮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用于小儿细菌性痢疾所致的暴泻不止,发热口渴,肛门红热;亦可用于十二指肠溃疡病。每日1剂,分3次趁热饮下,可连饮3天。 经验方
胃溃疡方
蒲公英降脂方
滴虫性阴道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