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疗技术
(2011-08-18 10:24:15)
标签:
柏子仁阴陵病毒性心肌炎炙甘草汤心悸气短健康 |
分类: 儿科疾病类 |
|
|||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可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与间质性炎症。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随着病毒学的深入发展,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长,已在小儿心肌炎中占重要地位。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预后大多良好,但少数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本病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 病因病机 小儿素体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尤以心肺气阴两虚为主。温热毒邪侵袭是本病的外在因素。此外,发病也与饮食、疲劳、精神等因素有关。 小儿素体虚弱,卫外不固,温热毒邪外侵,内舍心脉,气滞血瘀,胸阳痹阻而发为本病。病邪深陷,正气不支,心气衰弱,心阳不足,则出现心悸气短,脉细无力。温邪易耗气伤阴,病初即可见气阴两虚之证。病久阴损及阳,则出现心阳虚衰甚至心阳欲脱之危证。血虚气弱,血运无力,导致心络瘀滞不通而出现胸痛如刺,心慌,胸闷,脉涩而结代。 辨证论治 1.邪毒侵心证
[证候] [治法]
[方药] 2.痰瘀阻络证
[证候]
[方药] 3.气阴两虚证
[证候] [治法]
[方药] 4.心阳虚衰证 [证候] [治法]
[方药] 5.心血瘀阻证
[证候] [治法]
[方药] 经验方 1.陆芷青教授验方——清心生脉饮
[药物组成] [功效] [适应证] 2.何世英经验方
[药物组成] [功效] [适应证] 3.益心抑毒汤
[药物组成] [功效] [适应证] 4.王雪峰经验方——柴琥清心饮
[药物组成] [功效] [适应证] 5.周次清经验方
[药物组成] [功效] [适应证] 适宜技术 1.针灸疗法 (1)体针:常用穴取内关、列缺、合谷、心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上述穴位交替适用,平补平泻,留针15分钟,每日一次,7日为一疗程。适用于配合较好的学龄儿童,脉结代不齐者。 (2)耳针:主穴取心、肝、肾。配穴取脾、胃、小肠、神门、交感。主穴用电针,配穴用王不留行子粘布上帖压,每日针刺一次,按压6次,两耳交替,10日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日。 2.推拿疗法 按心俞、揉内关、鱼际、迎香,清补心经,清补脾经,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 3.中成药 (1)生脉饮: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功效。每服10毫升,每日2~3次。适用于气阴两伤,心悸气短,脉微虚汗等。 (2)复方丹参片: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每次1~2片,每日2~3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而致心悸胸闷、胸痛如针刺等症。 (摘自《儿科疾病中西医诊疗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