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蔻有多种

(2011-07-28 10:54:26)
标签:

爪哇

肉豆蔻

挥发油

白豆蔻

草豆蔻

健康

分类: 用药经验
豆蔻有多种

  以豆蔻命名的中药主要有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和肉豆蔻等。而这些豆蔻均含挥发油,具芳香之气,功效较相近。但各药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且药用功效的偏重点也不同,而肉豆蔻和其它豆蔻的科属更是不同。临床使用时,要区分清楚。

  草豆蔻:又称之为草寇、草寇仁、草果。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成熟种子团。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晒至8~9成干,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功能燥湿行气,温胃止呕。用量:煎汤,3~6克。因富含挥发油,临用时捣碎,入汤剂宜后下。

  白豆蔻:又称之为白蔻,壳蔻、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7~8月果实熟,剪下果穗,晒干或烤干。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能行气化湿,温中止呕,开胃消食。偏重于开胃消食。用量:煎汤,3~6克。因含挥发油,故不宜久煎。煎药时将白豆蔻打碎或研碎,浸泡30分钟,后下,煎沸约10分钟即可,或研成细末吞服。其果壳水煎剂可抑制志贺菌、痢疾杆菌等,对细菌性腹泻有一定疗效,可供药用。

  肉豆蔻:别名豆蔻、肉果、玉果,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仁。将其种仁在45℃低温慢慢烤干,去油(主要降低有毒性的肉豆蔻醚、黄樟醚),当种仁摇之作响时即可。味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功能行气化湿,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量:煎汤,3~10克。含挥发油,故不宜久煎。提倡研成细末冲服,每次1.5~3克,可避免因煎煮造成的挥发油量损耗。过量服用肉豆蔻,可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应引起注意。生品作用相反,有泻下的作用。

  红豆蔻:别名红豆、红蔻、红扣、良姜子,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果实。于每年11~12月果实刚成熟时采收,将果穗割下后放置阴凉处通风4~7日,等果实成深红色时脱粒,去掉枝干,晒干。味辛,性温,归脾、肺经。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醒脾消食,解酒毒。多用于温中散寒或解酒毒。用量:煎汤,3~6克。(张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